踏歌逐浪“新锑都”——冷水江市推进锡矿山区域锑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1-12-21 10:51:58 [责编:唐卓婧]
字体:【

邹娜妮 朱华美 谢立松 杨 荣

这里是久负盛名的“世界锑都”,采矿历史长达124年。

这里是近代湖南工业的“摇篮”之一,锑品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

守着矿产资源“吃饭”的日子,曾让这里——冷水江市锡矿山的生态环境变得千疮百孔。为了找回绿色家园,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奋力探索“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民生改善、产业转型”变革之路。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娄底冷水江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案例赫然在列。

如今,“锑都”锡矿山迎来脱胎换骨,从山顶盘旋而下,回头看去,新绿披在矿山之上,犹如一件美丽的绿披肩。

绿水青山再归来——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工

“这片石林叫‘万马奔腾’,你站在这儿看,就好像几万匹白马在奔跑。”冷水江市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曾国良深情讲述,锡矿山承载了太多人的“绿水青山梦”,今日终于梦圆。

2019年,总投资3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落户冷水江。一个集革命历史、工矿文化、地质遗迹、自然风光四位一体的矿区蝶变“版图”徐徐展开。随着该项目的深入开展,锡矿山上有着3亿年历史的化石地质群被开发成石林景观,堆渣废弃地被修复成生态游园。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冷水江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联治,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

从矿山整治入手,冷水江做到阻断污染源头,积极消化历史欠账。2010年以来,冷水江锑矿从原来的5家,整合至现有的2家,锑冶炼企业从原来的91家,整合至现在的9家。

对野外混合渣进行集中填埋覆土绿化,对砷碱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开展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对矿区2400余亩田土进行综合整治,修复农田水系,种植黄桃、金银花等经济作物;治理采矿引起的地质灾害,修缮受损房屋,建设搬迁避让安置小区……冷水江通过整治矿山、治理污染水体、治裸露山体、治荒废田地、治地质灾害等措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工。

翻看10年前的照片,这里是废渣堆积成一座座小山的“不毛之地”。而今天,脱下“灰袍”换绿装,锡矿山地区累计植树造林2万余亩,栽植乔木4万余株,灌木9万余株,藤类2万余株,撒播花草籽3.5万平方米。

锑产业高质量发展——

矿区实现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再提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锑产品生产、贸易、研发基地,冷水江对于涉锑企业没有“一关了之”,而是着眼产业集聚,整合锑资源,不断改进冶炼工艺,延伸精深加工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2017年开始,冷水江涉锑企业每家投入近千万元,淘汰老旧生产设备、新增环保设施,不断提高环境综合治理水平。“我们投入了多套环保设备,而且实现了废气废水24小时自动化监测预警。”闪星锑业锑冶炼厂技术科科长范卫星说。

全面推进锑产业整治,冷水江市采取多条腿走路——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逐步迈上中高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精深加工度,努力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目前,全市锑冶炼企业虽然从91家整合至9家,但保留的民营锑冶炼企业产能均达到5000吨/年,锑价由4万元/吨上涨至7万元/吨。

早在2019年年底,锡矿山闪星锑业锑冶炼厂全年共生产黄金2吨,实现利润过亿元。从采选到冶炼,从研发到深加工,再从富贵锑提炼生产黄金锭,冷水江市形成一套完整的采选冶加产业链,牢牢捍卫“世界锑都”地位。

做精锑产业链,发挥闪星锑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优势,突破锑深加工关键技术;有效整合锡矿山锑业资源,加快推进锑品贸易公司建设;建设现代化工厂,提高锑品定价权和话语权,打造全球重要锑品贸易基地;依托中南大学等知名冶金高校和人才团队,共建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思路对头天地宽,冷水江以“组合拳”擦亮“锑都”名片。

转型发展重焕生机——

工矿旅游挖掘锡矿山另一座“富矿”

2020年,“锡矿山锑矿遗产”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这是全国首个以锑矿遗产成功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项目。

“趁着周末好天气,带家人来游玩。”12月11日,长沙市民张永健从沪昆高速向西行,转娄新高速,驶进锡矿山。站在锡矿山山巅,一幅现代工业科技与农耕文明交织的诗意画面映入眼帘。

以纳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范围为契机,冷水江依托锡矿山锑文化博物馆、世界锑都矿冶遗址,打造具有深度锑文化体验特色,集矿业观光、科普旅游、娱乐休闲、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矿山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一个闭塞的矿山,扬名世界百余年,除了丰富的锑资源,离不开厚重的红色文化——从捐款捐物支援红军,到护矿迎解放、工人当家作主;从大力开采支援国家建设,到打造红色教育基地,锡矿山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冷水江充分挖掘矿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旅游资源,在盘旋而上的柏油路上,串起锡矿山一个个红色景点:穿越忆苦煤窑,参观红军驻地旧址,登上羊牯岭碉楼,瞻仰锡矿山红军长征纪念碑……

同时,冷水江合理开发矿山遗迹、溶蚀地貌、构造岩体等地质资源,探索出“生态观光+矿业文化+地质研学”的新模式。今年,锡矿山获得全国首批地质文化镇筹建资格,为全国传统老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过去,锡矿山驶进驶出的是物流运输车辆;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追寻红色印记和工矿痕迹。古老的矿山,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