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青山桥镇芙蓉村:找准产业发展新路子,下好乡村振兴致富棋

2022-06-20 10:16:25 [责编:刘金兰]
字体:【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郑毅)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受邀来到宁乡市青山桥镇芙蓉村,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曾佑坤,党支部书记张国强的带领下,考察组先后来到楚之源食品加工厂、羊肚菌产业基地、芙蓉山普济寺,走访村民廖正辉家,了解当地“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开展情况,对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丽仁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芙蓉村的发展既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定决策部署,更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合力。要坚持规划先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引导乡友回家乡投资兴业,科学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美丽屋场,留住更多美丽“乡愁”,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组织专家到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考察交流

为助推我省农业农村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示范培训服务。湖南省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王新明、副会长黄永明,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丽仁等领导专家一行,前往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中心(百果园)考察交流。良种繁育中心主任李佑成、高级农艺师王云高等陪同考察,并就百果园的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服务、园区运营等工作作了详细汇报。王新明一行对百果园的产业服务模式及工作氛围表示赞赏,并希望此行能够促成双方加强密切合作,联手共建培训基地,共同为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实训服务。据悉,占地1100亩的百果园于1998年开园,是由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共同出资成立的国家级种苗龙头企业,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湖南省优秀科普基地等。

乡村振兴的慈利经验:村庄风貌焕新颜,一村一户皆美景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中,美丽乡村建设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慈利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努力打造“村在林中、院在景中、人在花中”的美丽乡村。走进东岳观镇阳凤坪村,这里道路整洁,屋舍俨然,水泥马路通到每家每户。该村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想法子、趟新路,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功夫,百香果套种黑老虎、稻田养鱼、冬枣、蔬菜、大岩水库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投产,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在通津铺镇长峪铺村,这里充分挖掘“南方大寨”文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农旅结合的美丽乡村。如今的长峪铺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新村部、卫生室、村史馆和文化体育广场样样齐全,先后被授予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绿色村庄”等称号。

初夏里,到武陵源追寻美丽乡村的“诗与远方”

大美张家界,诗画武陵源。近年来,武陵源区按照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和美丽乡村“五美”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走进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近年来该村进一步强化产业建设,保护性开发山水资源,建设山清水秀的精品乡村。依靠毗邻武陵源核心景区的优势,提升旅游接待硬件设施水平,做强做大旅游服务产业,开发特色景观民宿,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居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110万元。来到协合乡龙尾巴村,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落,因山形如龙而得名。该村依托自身区位优势,舞活旅游“龙头”,小山村的乡亲们吃上了“旅游饭”,农民实现了守着山林就可增收致富的梦想。目前龙尾巴村有梓山漫居、璞舍等13家高端民宿,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全村旅游收入超过23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

图片来源: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会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