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发声,为“民”寻路——农发行娄底市分行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2022-10-22 08:40 [责编:刘金兰]
字体:【

华声在线讯(通讯员:温其玉)娄星与氐星在此交汇,孕育出璀璨的湖湘文化,农发行与三农在此相遇,碰撞出昂扬的时代之音。十年来,娄底市分行始终坚守家国情怀,脚踏实地深耕三农事业,在娄底这片热土上奋力谱写壮丽征程。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走进农发行娄底市分行乡村振兴帮扶村桐梓村、花溪村,处处可以看到山欢水笑、民康物阜,这得益于农发行娄底市分行党委坚决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来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思想开窍法、帮扶理气法、产业固涩法、党建安神法”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医疗法”。

思想“开窍”,阻路变通途

桐梓村、花溪村位于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2021年被列为乡村振兴市派示范创建村“一队带两村”,农发行娄底市分行是后盾单位之一,接到任务,农发行娄底市分行党委立即着手选派政治过硬、素质较高的帮扶队员入驻两村,党委班子成员先后17次到两村调研,坚持派人不脱责原则,引导帮扶工作队对两村的人口结构、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等情况进行“摸底、清底、明底”工作,实行大调研、大走访、“台账式”管理,充分掌握两村情况。

做事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在推进两村乡村振兴过程中,摆在工作队面前首要的也是最大的阻路是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面对这个问题,农发行娄底市分行班子成员深入一线,指导帮扶工作队进行“头脑风暴”,通过让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着力推动村党组织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村干部带头干,让党员示范干,两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村干部和党员的带动下,田有人种了,事有人做了,人有活力了。“从来没想过农民不种田和村干部有什么关系,自从村干部带头种田后,现在大部分农户都种田了,土地撂荒基本消失了,是工作队让我知道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发动机’‘火车头’。”桐梓村党支部书记如此说。

帮扶“理气”,洼路变坦途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要兴旺得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吸引金凤凰。为了吸引和留住金凤凰,娄底市分行帮助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在娄底市分行党委的鼎力支持下,2021年落实后盾单位帮扶资金14.3万元,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专项资金80万元,美丽屋场专项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共计190多万元资金帮扶两村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帮扶这剂理气药的作用开始体现,新建了一条村级公路,新建了一个村级文化广场,完善了路灯亮化工程,增设了垃圾分类处置点,推进厕所革命......设施更齐了,环境更好了,金凤凰就来了,目前,正在全力发展娄星区智慧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1520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680亩,露地蔬菜面积800亩。

产业“固涩”,难路变顺途

大计藏于乡野,文明始于田野。如何发展两村经济,娄底市分行党委多次领着驻村工作队成员一户一户的走访,用问计于民的方式来引发大讨论,最终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的原则布局产业结构,充分挖掘优势特色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专家+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农户以流转、托管、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近年来,先后组建杉山旺秋种养有限公司、奥达生态农庄等村级集体产业,引进娄星区智慧农业产业园落地,在两村大地上,有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家,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农业+”多业态融合发展,用产业巩固两村经济,真正让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增绿。

党建“安神”,陡路变邦途

两村发展好不好,关键在党建,党建让工作队和村委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不跑偏,不跑调,不跑歪。推动学理论大行动,运用集中学、线下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精准把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强组织大行动,将党建落到项目上,落到村民家,落到业务发展中;推动人才储备大行动,发展预备党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年轻后备力量,将优秀青年团结到两村发展上来。

2021年共发展2名预备党员,吸收1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2名年轻后备人选,9名青年群众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通过“思想开窍法、帮扶理气法、产业固涩法、党建安神法”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医疗法”,两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获得“娄底市2020年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村”等荣誉,而这只是娄底市分行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农发行娄底市分行在桐梓村开展乡村振兴座谈

娄底市娄星区智慧农业产业园

驻村工作队与桐子村村委共同开展党建学习

图片来源:农发行娄底市分行

责编:刘金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