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打造县域新业态新模式

2023-08-28 10:12:08 [责编:唐卓婧]
字体:【

刘辉

县域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主阵地。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将农村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湖南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新增早熟油菜、洞庭香米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休闲农业实现营收493亿元,同比增长4.8%;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599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到11.9万个、19.3万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应进一步发力农村产业融合、打造县域新业态新模式,奋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三产融合”为核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做精现代农业。立足粮食、油料、畜禽、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等建设,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立足“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江永香柚、桑植白茶、宁乡花猪等农产品品牌,促进县域农民增收。

做大精深加工业。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预制食品、保健食品、即食食品等产品研发;大力支持农产品预制菜等产业项目发展,推动预制菜加工园区建设,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为抓手,打造集产品研发、深加工、营销、冷链物流运输全链条于一体的绿色智能农产品数字化加工园区。

做优农文旅融合。深度挖掘农业资源,突出乡土乡愁、回归自然、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乡村旅居等乡村特有元素,催化以农耕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联动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坚持“一县一主题”定位,以“绿化-美化-多样化-艺术化”模式营造富有湖湘韵味的乡村景观空间;根据全省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旅游资源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鲜明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政策,避免经营同质化。

以“链条融合”为抓手,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

聚焦延伸产业链。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积极培育和引进行业龙头企业,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打造集育种、饲料、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显著提升价值链。全面推动县级产业园建设,培育知名农业品牌,实现“一县一特、一特一园、一园一牌”;以推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为抓手,强化标准引领,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绿色有机茶园、果园、菜园创建,构建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增值;重点支持茶油、茶叶、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构筑打通供应链。推进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补齐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短板;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布局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公共冷库、低温配送中心等冷链设施;增强乡镇商业的集聚效应和村级商业便民服务能力,改造升级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和农村新型便利店,提升县域商业网络服务水平。

以“数农融合”为引擎,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智能技术在农业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彩印包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拓展农业大数据应用场景,积极搭建智慧育种、智能种养、智慧农机管理、农产品物流等数字化平台,实现产、供、销、管各环节数据集成和可视化,推动精准化生产、高效化管理、便捷化服务,打造县域智慧农业全产业链生态圈。

打造农村电商新模式。以实施“数商兴农”为抓手,对接抖音、淘宝等电商平台,打造“电商+网红+农户”模式,组织网红达人开展直播带货,助推“湘品出湘”;完善电商孵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集产品展销、仓储物流、网货研发、直播带货、人才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县域电商服务平台,提高农村电商运行效率。

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和农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生物技术等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围绕粮、油、茶、果等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发展“产业大脑+数字农业工厂+数字农业基地”模式,打造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的综合型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县域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审:夏博 二审:余画 三审:王亚奇)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