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不宜“冷冻式保存”

[来源:湖南日报]

夏天的紫鹊界梯田种满紫鹊界贡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吴灿 李小梁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最早是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时诞生的。该项目旨在建立全球性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维持和保护濒临灭绝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系统,促进人们重新认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自2012年起,农业部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评选工作。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已先后公布6批、共139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我省有8项列入其中,占全国5.7%,分别是:新化紫鹊界梯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新田三味辣椒种植系统、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安化黑茶文化系统、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和龙山油桐种植系统。

立足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明新形态,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既不能搞“冷冻式保存”,也不能搞“破坏式开发”,必须将其放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考量,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活化利用,把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变成赋能乡村振兴的增长点。

擦亮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变“文化资源”为“文化红利”。近年来,每年5月至6月,紫鹊界以开秧节为契机,发展文化遗产场景式消费,推出线上线下特色农产品订货节,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文化红利”;活化利用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把山歌、祭祀、傩戏、耕作、狩猎等生产生活习俗融入休闲旅游农业的打造中,推动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紫鹊界贡米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60—80元每斤的市场价格,也让当地农民鼓起了腰包。提炼可借鉴的经验,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景观观光模式、农业生产体验模式、农村田园租赁模式等,将传统手工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精致农业与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相结合,转化为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农业;发挥品牌叠加优势,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产品认证,并与现有的生态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等结合起来;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产业机遇,适应绿色消费需求趋势,如尝试线上直播带货、认养一亩地、开发伴手礼等方法,把一地IP做大做深做透。

加大向市场供应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产品的力度。农业文化遗产地因为保留传统的生态生产方式,往往拥有丰富多样的原生品种,如宁乡黄材的香榧、城步丹口镇的青钱柳、江永源口乡的香稻、江华的老茶树林等等。这些物种资源中的优质品种不仅可以生产“优质品”“特色品”,让中国人能吃到优质健康的中国味,也为我国的良种培育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标本库”“基因库”。农业文化遗产地应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创造极具文化味、乡土味、家乡味的高附加值农产品,满足民众对农产品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靠优良种质来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质量。

贯彻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绿色生态理念,打造更具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农业。在益阳南县,稻虾共生成为综合利用耕地的产业新象,长沙望城的荷叶虾养殖,益阳清溪村稻虾示范田、稻鱼示范基地等等,都是来自传统农耕的灵感,用科技将其提升为现代农业的范本。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生产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智慧宝库。要充分发挥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深入发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环保经验,推广适应性广、实用性强的传统农遗农技;坚持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原则,发挥农业系统的自我调控功能,重视稻田养鱼、桑基鱼塘、农林复合、梯田耕作、间作套种等土地利用系统中的传统智慧,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水旱轮作、施有机肥等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要积极发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科学分析遗产地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规律。

激发农业文化遗产的乡土活力,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念等活态文化纳入保护规划,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保护和适应性管理;要注意积极挖掘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优秀合理因素,如提炼、彰显农业生产经验升华出的“天人合一”“节用物力”“应时取宜”等理念;编写出版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推动农耕文化遗产进课堂、进课本;鼓励研学旅游活动到农业文化遗产地,以沉浸式方式、系统性内容为载体,发展农事体验、乡村研学、农耕文化课堂等业态。通过这些举措,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这些农业文化遗产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农业的智慧融入生活,让人们充分感知悠久农耕文明的魅力和风采。

【作者分别系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村落发展史(多卷本)”(课题号19ZDA19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农业文化遗产景观美学研究”(课题号21B0011)阶段性成果】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