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模式赋能乡村文化建设

[来源:湖南日报]

罗莎

音乐是直接作用于潜意识的文化载体,有助于塑造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观。作为承担培根铸魂社会责任的高校,有着丰富的音乐人才、创意和技能,有望成为新时代加强乡村多元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应推动高校探索行之有效的“音乐+”模式走进乡村进行多维度创作,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

“音乐+党建”赋能红色文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建党精神和红色资源,是坚定文化自信、奋进伟大征程的内在支撑。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三湘大地的红色资源,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鲜活的教材。各高校应与地方党委、政府主动对接,整理保护革命运动中广泛传唱的经典曲目,引入各级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团建、文化活动;应为红色资源集聚的乡村创作一批音乐作品,广泛开展集“唱、演、说、舞”为一体的活动,将大众化的音乐审美带入乡村。通过“音乐+党建”形式,切实巩固乡村党建的思想阵地,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

“音乐+诗词”赋能传统文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不朽作品。《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本为一家。高校师生应坚定文化自信,从历史诗词曲赋宝库中汲取创作资源,针对新时代乡村教育特点和乡村群众对高层次文化的渴求,精选昂扬向上的经典诗词,结合现代作曲技法进行谱曲创作,实现古诗词(曲)新编新唱;引入乡村音乐课堂和美育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以诗词启智润心;通过文化下乡、专题演出等,让乡村群众以音韵音律陶冶性情,构建健康向善、淳厚中正的文化氛围,与时俱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音乐+非遗”赋能民族文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音乐作为情感抒发与寄托的艺术形式,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对非遗文化内涵呈现和传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湖南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等保存在乡村,湘绣、滩头木版年画、江永女书等百余项民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西巫傩文化、德夯苗寨风情等民俗别具特色。广大高校音乐创作者应不断挖掘和创新,让非遗和音乐对接产业发展轨道并转化为经济效益,使优秀的非遗歌舞、戏曲不断涌现。大学生应借助高校扶持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音乐MV、微视频等方式为乡村非遗、民俗等插上音乐翅膀,进行广泛的新媒体传播。通过音乐数字化,向内提升乡村非遗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和群众的参与度,向外促进非遗文化产业走出乡村、走向世界。

“音乐+旅游”赋能地域文化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以望城铜官镇、永兴板梁古村、城步南山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特色乡村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成为短途休闲观光的热门目的地。高校音乐学习者应深入旅游示范村镇采风,发掘“一乡一艺”,把旅游资源与音乐创作联系起来,针对民族之乡、歌赋之乡,以音乐的形式进行名片打造,比如火遍抖音的《茅古斯战舞》《山路十八弯》等,吸引更多游客观赏体验。同时,通过创作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音乐作品,为旅游观光和“互联网+”现代农业增添“属地标签”,实现地域文旅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促及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