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农科教育引擎 助推农业强国建设

[来源:湖南日报]

谢佳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申“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并首次将建设农业强国作为重点提出。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

推进新农科高质量建设,需要深刻认知并着力破解几个瓶颈:传统重知识技术的农林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新农科”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细”而“窄”的农林学科专业建设难以适应“新农科”发展学科交叉需要;单一学科背景的农林学科师资队伍难以适应“新农科”建设对优质师资的需要;传统单兵作战的农林学科育人平台难以适应“新农科”协同育人的需要。鉴于此,涉农高校作为高素质农业人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基地,应在育人才、强学科、聚师资、搭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改革,着力打造新农科教育引擎,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

聚焦立德树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新农科教育的“稳定器”。新农科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需求。一是重塑学生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全方位育人的立体结构、全过程育人的贯通效应;二是在突出农科特色、强化“大国三农”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构建新农科专业人才就业型、创业型、学术型培训模块和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需求模块,进而采用模块嵌模块的方式,集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拓展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围绕农村基层人才缺口,在农技、农机、水利等方向实施校政联合特岗生培养。比如近十年来,湖南每年公费培养教育、农技、水利等乡村专业技术人才1万名以上。

聚焦交叉融合,重塑学科专业体系,打造新农科教育的“加速器”。重塑我省新农科学科专业体系,应结合“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基本省情。一是从适应“五化”(规模化、企业化、信息智能化、机械化、多功能化)需求的维度,加强农学学科、农业工程、信息与大数据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传统农科学科内涵,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二是围绕培养乡村振兴紧缺人才,集成现代生物生态、信息智能、机械工程技术、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管理知识以及生态文明观念,优化调整专业布局,持续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工、文、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新机制,开发具有新农科特质的专业核心课和学科交叉课;三是围绕湖南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问题,增加多学科渗透、专业知识与技术集成、过程动态与前沿展望等内容,搭建学科专业基础课模块、学科交叉核心课程模块、专业通识课程模块、实践教学课程模块、学科产业动态前沿模块,构建对接产业发展,具有跨学科特色、通识教育功能的纵向拓展、横向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聚焦选育管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新农科教育的“助推器”。优化我省新农科师资队伍结构,应围绕新时代“三农”知识链和产业链发展需要。一是坚持引育并举、专兼结合,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师资队伍转型升级。构建以“神农学者”为品牌、“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为塔尖、“1515”人才培养计划为塔体、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为塔基的“金字塔”式师资梯队培养机制;二是在农业龙头企业中遴选一批具有扎实学识、精湛技能和创新经验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高级农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建立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三是培养造就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和有湖湘特色的“技能湘军”,建强支撑现代化“三农”发展的人才队伍。

聚焦产教融合,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打造新农科教育的“孵化器”。推进我省新农科产教融合,应用好国家、湖南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资源。一是加强与相关地方政府、企业等联合,构建“校-企-地”协同育人新模式。建设集协同创新、成果示范、人才协同培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使其成为政产学研融合、农科教紧密协同的高水平、高显示度育人示范基地。为专家团队提供进企业、进政府、进农业园区和涉农学生进村头、进田头、进户头的实习平台。二是以省委确定的14个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和13个重点帮扶县为新农科产教融合重点对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三是聚焦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加快推进湖南“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三区两山两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平台的创新承载作用,为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提供服务支撑。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