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多元共建格局,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发展活力释放出来、自身潜力挖掘出来,让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文化振兴,既是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也是基层发展的题中之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用文化为乡村“铸魂”,用文化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
增活力,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政策支持、发挥科技优势、健全实施机制等,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整体格局,精心布局,大力推动。可以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优秀资源,挖掘乡村特色符号,盘活地方红色文化、历史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进而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村和文化产业群。比如河北平山县,应在基层深入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将西柏坡等地域资源中蕴含的历史记忆、产品特色、民俗特点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创新,让游客们更加深切体会到红色旅游中的教育内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从而促进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
最是文化能致远。“以文兴业”,当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在深入挖掘基础上传承、创新,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不断播撒“火种”,充分挖掘培养文化人才,持续涵养文化生态,拓展产业品牌,为其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业态,全面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共发展,让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将乡村文化和基层党建整合在一起,即彰显了乡村文化的活力、民族文化的多样多彩,又扩大了基层组织的影响力,还收获了稳定的旅游产业,可谓一举三得。
让群众真正参与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来,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让乡村文化广泛自然、最大限度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持续温暖农民百姓的心灵,激发创新创造热情,方能让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续航,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李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