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湖南日报]

肖德荣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中提出殷切期望:“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重中之重。培育“新农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是乡村事业发展的关键。研究“新农人”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培育“新农人”是时代之需

所谓“新农人”,是指具有新时代特点、与传统专门从事农作的农民不同,涵盖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相关产业、职业的群体,他们是乡村振兴的新生主力军。

具体而言,“新农人”可以用四个“新”来定义。一是组织方式新。与传统农民单打独斗的模式相比,“新农人”注重法人化经营,多注册有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等法人组织。二是经营理念新。他们以农为业,但不是延续传统做法,而是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三是服务手段新。“新农人”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更开阔的视野,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学习能力强,善于消化吸收、开拓创新,能勇于和善于将其他行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灵活运用到农业领域,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改革创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农村“新细胞”。这个群体的原点在农村,但他们作为农村“新细胞”,生产生活活动的范围早已经突破了地域局限,成为了联通城乡的“纽带”,是产业振兴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目前,我国“新农人”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实践。现有“新农人”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定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进展缓慢,在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较难破解的藩篱。基于乡村振兴事业对高素质“新农人”的迫切需求,相关高校须重新审视并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新农人”培养体系。

协同努力,全链条培育“新农人”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背景下,“新农人”迎来了更多发展新机遇,有关各方应协同努力,回答好全链条培育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农人”的时代课题。

构建科学的“新农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新农人”培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教法改革和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对农村籍学生、立志到乡村创业的学生进行分级培养:形成“纸质教材、在线课程、混合式教学”三位一体的新形态教学体系;在通识课程内容中加入与农村创业有关的实务及电子商务课程;建立“分级培养、重点指导”模式。

建设“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地、企合作,校企、校际、校地共建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社会技术服务、研发“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如在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指导下,校企、校际、校地共建“新农人创客谷”,利用各方资源,策划真实项目,通过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协议就业等形式,实现高校教学、创业型“新农人”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利益共享。

搭建“政企协同,校企互动”深度合作平台。建立“新农人”毕业生实习基地,积极联络行业、协会、企业,创建多元化的育人平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新农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师生共同参与,将课题的研究成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推行创新创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既有‘三农’情怀又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立协同机制实现“全链条式”育人模式。目前,“新农人”的知识要求呈现出综合性特点,构建知识导向的协同创新育才模式,能有效弥补学生自身知识不足并实现教学资源最优配置。与此同时,政府可通过建立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案例库,跟踪服务大学生“新农人”,为他们提供创业技能培训和决策指导。此外,可通过农林院校牵头,建构返乡创业高校联盟,努力构建全链条式的技能培训和服务。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亦可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寻求高校帮助、政府支持。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艺术研究院院长、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