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832支驻村工作队高奏乡村振兴交响曲

实打实干事 心贴心帮扶

邹娜妮 匡英姿 曾湘忠 陈恩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放眼娄底,从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到产业基地、助农企业,到处活跃着驻村干部的身影。目前,娄底共派驻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832支、2180名驻村干部——他们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有的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找路子、谋良策;有的逐一摸排村里困难群众、特殊人群的生活情况,挨家挨户走访慰问;有的及时组织召开村民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在各自岗位上挥洒汗水,用行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沉村庄暖民心 深化帮扶见实效

在新化县槎溪镇半山街村,34名邻长零距离服务455户村民,数次召开屋场会、庭院会,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安全隐患23件。这是娄底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充分增强基层治理末梢功能,扎实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机制的缩影。

乡村要振兴,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娄底所有驻村工作队员吃住在基层、工作在一线,推动“三长制”落实落地,通过全覆盖搭建“片长、组长、邻长”组织体系,实现“户户有人联、家家有服务”,“小事日常办、大事集中议、难事合力解”已成为各乡村的基层治理常态。

双峰县洪山殿镇观冲村监测户周奶奶的儿子早几年不幸身亡,老公是个煤矿工人,矽肺病、肾病等多病缠身,每年医药开销较大。娄底市烟草专卖局驻村队员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她销售农产品,每月收入近5000元。“今年收入能上4万元了,以前愁着卖不出,现在都能变成钱了。”周奶奶念叨着工作队带来的改变。

在娄底的广大农村,一说起驻村工作队,大家总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比亲人还亲!”

镜头背后,是娄底市多措并举、尽锐出战、训战结合,注重打造“能干”的驻村铁军、锻造“善干”的帮扶功夫、塑造“实干”的工作作风、营造“肯干”的向上氛围。娄星区对驻村队伍坚持“严管厚爱”,助力助推乡村振兴;冷水江完善激励机制,“晾晒”帮扶成效,对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和晋升职级;涟源推出“五化”模式,落实帮扶责任,巩固帮扶成果等;双峰全面做好“选、育、管、用”四篇文章,确保选得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新化注重资源整合,定期组织省派工作队经验交流会,有效提升驻村干部想干事和能干事的帮扶本领;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小到一户村民的柴米油盐、大到一个村庄的未来规划,成为驻村干部日思夜想的“心头事”。

目前,娄底已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1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四类村”,已实现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全覆盖。

产业发展强基础 共创美好信心足

10月,第三届娄底市旅游发展大会在双峰举办,娄底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社科联、市新华书店)驻井字镇杨球村工作队以旅发大会为着力点,整合资源、集中规划,争取项目资金,让位于该村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以崭新形象亮相,游客服务中心及公厕等主体设施建成、连村公路“白改黑”、红色旅游公路沿线绿化提质……丰富的旅游产业引得游客点赞。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娄底各驻村工作队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动当地村级产业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协机关驻冷水江市三尖镇光明村工作队协调项目资金200余万元,引进魔芋种植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娄底经开投驻圳上镇小熊山村工作队协调资金为该村茶场建设5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车间,直接解决150人就业,扩建牛场3600平方米;娄底市税务局驻双峰县甘棠镇二步山新村工作队争取资金近200万元建设农业电排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达1000余亩……工作队扑下身子、扎身基层,让产业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冬日暖阳,照耀湘中。娄底各驻村工作队在田间地头问需解难、在群众身边用心服务,认真贯彻落实驻村帮扶工作有关部署,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干劲满满。

(一审:夏博 二审:卢小伟 三审:蒋玉青)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