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红 蒋艳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产业振兴为支撑能够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打好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组合拳”,横向上拓展产业链,纵向上延伸价值链,空间上打通融合链,发挥“三链同构”的整合效应,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横向上扩展产业链
触发乡村产业振兴的加法效应
以农产品为核心,扩充乡村产业链厚度。充分挖掘农产品的生产性、观光性、参与性与娱乐性等,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如拓展农事体验、亲子采摘互动、农产品观光摄影等项目。
以农民为主体,发展乡村产业链组织。打造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利益为核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体,全力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创办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产业链组织,如“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龙头企业+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如安化黑茶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通过“农业公司+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链协调。树立乡村产业链中各主体与环节的目标,链接各类组织与单元,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通过供应链管理优化乡村产业链全过程,保持信息畅通,降低损耗,从而促进乡村产业链稳健高效运行,以获得整链效益。
纵向上延伸价值链
激发乡村产业振兴的乘法效应
以科技为引擎,提升乡村产业核心价值。加大科技在乡村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让科技全方位提高乡村产业价值,使农业成为最有潜力的产业,托起农民的致富梦。
以品牌为手段,拓展乡村产业市场价值。随着消费者需求提升,农产品“难买难卖”现象并存,这就要求乡村产业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全力提升农产品品质,让知名品牌赋能乡村产业价值。鼓励特色产业全品类开发,将农业生产与当地风土人情、地域历史文化和本土农业种植特色相结合,加大各地乡村特色产品的专业化、规范化、优质化、品牌化建设,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推动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
以生态为依托,丰富乡村产业附加值。湘西翁草村“白叶一号”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茶旅融合,通过“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使村民过上“向往的生活”。把绿水青山这个“金山银山”真正转化为经济价值,需要通过乡村的山水田林湖草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资源资本化,促使乡村产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空间上打通融合链
催发乡村产业振兴的指数效应
培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乡村产业的发展从一二三相加、相乘到现在的产业融合下呈指数级上升发展。
以人才齐聚为内核,推动多元主体融合。弥补农民主体无法应对市场变化的弱势,壮大多元化融合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农村的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有效聚集和整合,充分激发各主体活力,大力支持农业企业、乡村创客、新农人、职业农民、专业大户等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打破产业融合壁垒,实现1+1+1>3的产业发展效应。
以三产融合为关键,推行多维方式融合。浙江湖州鲁家村以主题农场集聚区的“田园综合体”多元融合模式,让昔日的贫困落后村变为今日的美丽富裕乡村,让村民从过去的贫困走向了富裕富足的生活。借鉴其经验,围绕特色产业,建设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生产、加工开发、农村服务业等方式实现融合,如到农家品美食、到田间去休闲、到鱼塘看走秀、到菜地听戏曲等,各类资源和要素通过跨界与迭代互相融合,各尽其力、各得其所,促进乡村产业大融合。
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互相融合;各方跨界合作,各种资源重组与聚合,产生化学效应,构建新的乡村产业发展增长极;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乡村综合示范,让乡村不断积聚新动能,推进乡村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关系研究”(17BZZ05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