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讯(通讯员:张雪花)清水江波光粼粼,与绿油油的茶园交相辉映,茶香弥漫;稻鱼香米颗颗饱满晶莹透亮,黑米酒沁人心脾,入口留淳香;年轻的公司生机勃勃,蓄势待发,被寄予厚望……炮团侗族苗族乡以党建为引领,八个村拧紧成绳,抱团发展产业,全力推动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近几年,炮团侗族苗族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自身“造血”功能,炮团八村联合,抱团大力发展“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生态稻鱼种养模式。2022年推动稻米生态套种300余亩,梨子寨、炮团、快团、新塘等4个村集体收入超10万,占比50%,排全县第四,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7月开始,各村又陆续往稻鱼生态种养示范田里发放稻花鱼苗,全乡计划推动稻米生态套种400亩以上。
以党建引领,助产业发展凝心聚力。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乡党委书记率先带头多次召集村支部书记、驻村队、种植大户商量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路径、新模式。注重自身发展能力培养,2023年乡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到溆浦学习先进的产业发展经验,并多次带领乡村两级人员到堡子镇学习五村联创先进发展经验,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由乡村两级承担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体责任,压实产业发展责任,推行一月一调度,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过格局。2023年5月由8个村支部书记为主导,带领炮团13种特色优质农产品在旅游节上争相亮相,加大产品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畅通产品销路。
八村联合发展,促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炮团侗族苗族乡是一个偏远山区乡,以往主要产业为传统的“两油一茶”(即茶油、桐油、茶叶),2020年,由岩头坪村率先发展“生态米+稻花鱼”种植养殖产业。通过试验,发现投入仅比普通稻田亩均高出300元,但亩产经济价值提升3000元以上。为有效整合力量,实现抱团发展,该乡认真总结岩头坪“生态米+稻花鱼”种养产业经验,决定在全乡推广。最终探索出“党建+八村联合+公司+农户”产业发展新路子,八村联合,大力实施农产品深加工提升行动,配备收割机、打米机,建成冻库并投入使用。在2023年成立会同县太安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湘四方”商标,有序推进生产、产品相关的认证工作,抱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完善奖励机制,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将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各村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定期通报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底村干部考核和报酬奖金发放的重要指标、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村干部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责编:刘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