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焕鑫 欧阳磊 杨 歆 周 磊
大道向前,潮涌湘江。
岳望高速贯穿南北、平益高速联通东西、芙蓉路北延至虞公港……从高空俯瞰湘阴县,一张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立体交通网加速编织,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跳动强劲脉搏。
交通兴,则城市兴。湘阴县紧扣“大交通”和“高质量”,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构建“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的大交通格局目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网络,重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通江达海,激活县域发展活力
9月28日上午,城陵矶港口集团虞公港码头上游泊位进入投产试运营阶段,为今年10月正式开港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虞公港项目是全省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共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2.48亿元,于2022年12月9日启动建设。
今年9月23日,虞公港上游码头2个泊位建设及疏浚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实现常年通航5000吨级、丰水期通航1万吨级。
湘江北去,经虞公港,入洞庭,汇长江,达四海。
于湘阴而言,虞公港是独特优势,更是战略资源。
虞公港背靠长株潭、面朝洞庭湖、直达长三角、辐射粤港澳,位居“一带一部”黄金节点,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支撑起湖南高效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承载着中部崛起的使命希冀。
该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将长江黄金水道向湖南内陆延伸近100公里,极大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以虞公港为核心,以虞公港产业园和金龙产业园为依托的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正在加速建设,湘江新区湘阴片区开发进入快车道。
虞公港不远处,三湘第一路芙蓉北路北延线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这条全长120公里的南北向城际交通主干线,连接起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四座城市。而新修的北延线将与虞公港码头连接。
与此同时,投资约22亿元、全长23.433公里的虞公港铁路,动工在即。路线起于汨罗市古培塘站,止于湘阴县三塘镇虞公港区,对推动湘阴“铁公水”三路融合、虞公港多式联运体系加速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与公路齐头并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把湘阴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综合交通枢纽的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
湘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围绕“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的交通规划,构建湘阴立体交通格局。
2003年9月-2010年5月,湘阴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柳林江大桥先后竣工通车,连接湘资两水,结束东、西乡镇隔河相望历史;
2015年10月,芙蓉大道北拓拉通至湘阴县城,湘阴与长沙实现无缝对接,正式进入长沙半小时经济圈;
2018年9月,岳望高速通车,湘阴境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终结,正式融入国省高速路网;
2024年10月,虞公港货运铁路专用线动工在即,建成运营后湘阴将迎来史上首条铁路……
一个个见证历史的时间节点,串联起湘阴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脉络。
放眼湘江,鼓角声声。
如今的湘阴,1581.5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陆空铁”四维立体交通齐头并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服务民生,构建城乡联通格局
9月30日上午,家住湘滨镇易婆塘村的傅建良收拾好行李,赶到村口候车站台,搭乘325路公交车进城。
“现在出门方便多了,一天公交车有4趟,票价也只要10块钱!”傅建良年过六旬,谈及公交车进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以往,村民外出求学务工都靠班车,一天2趟,车辆运营时间长,乘车环境也大打折扣。“车里味道重,人多还挤不动。”傅建良说。
出行,一直是困扰乡镇居民的“心头事”。如何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湘阴县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加速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统筹规划路网和客运站场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服务水平,致力于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交通便利和福利。
2023年,湘阴县成功创建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
截至目前,该县共开通城乡、城际公交线路36条,城市公交线路6条,投入新能源公交车辆161台,实现全部乡镇及行政村通公交车,票价较之前下降30%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随着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有序铺开,乡、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点和城乡公交线路应运而生,湘阴县持续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以现有的公交总站为基础,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建成2000多平方米的分拣中心,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乡镇快递网点与行政村直接通邮全覆盖。
城乡居民、农产品来往流通成本显著降低,农村人流、物流踏上向前疾驰的“快车道”。
早上5时,杨林寨乡村民老张跨上背篓,下地摘菜。这些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9时前就能端上城里人餐桌。
与县城隔江而望的杨林寨乡,构建起“布局合理、双向高效、城乡一体、服务便利”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不断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及合作开发,推动物流站场网络、运输配送和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
“搭车方便,过桥方便,卖菜更方便哩!”老张用三个“方便”总结起现在的变化。
近年来,湘阴县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分批次对全县多座候车亭进行提质改造,新增设城乡公交站台百余处。推出旅游专线、校园专线、拥军专线、园区巴士等一批特色公交线路,形成了湘阴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线网架构,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文明、绿色、安全、畅通的出行需求。
“三路”通达,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一条道路打破时空限制,为一座城市、一片土地、一方长夜开辟更加广阔的未来——这样的故事在湘阴频频上演。
杨林寨乡是移民乡,更是有名的“菌菇之乡”,全乡共建食用菌种植大棚3000余个,食用菌除平菇外,主要发展羊肚菌、赤松茸、竹荪、黑皮鸡枞菌等高端菇类。
曾经,车开不进去、物料和农产品运输难度大,一度困扰着杨林寨乡的农户。
去年,该乡党委政府协同湘阴县交通运输局充分调研产业基地修路需求,斥资兴建特色产业路,打通产业基地交通运输滞塞点,带动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道路提质,串联起沿线产业。
杨林寨辣椒、食用菌、水芹菜、特种水产等农产品一路畅行无阻,产品销至湘阴县城、岳阳、长沙、广州等地。
“新路修好后,出门更方便,村里产业也发展起来了,还能帮我们在家门口找到新工作。”杨林寨乡太合围村村民陈香桃说。
公路建设及日常养护,吸纳群众就业,增加公益性岗位需求,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又一载体。
据了解,太合围村将以村级道路为基础,构建横向景观轴线,打造农耕文化产业园,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范例。
国庆期间,湘阴县鹅形山旅游公路再次“火出圈”。沿着公路一路前行,绕过茂密的竹林,“青山舍”民宿映入眼帘。随着天鹅山旅游公路硬化提质,这家原本无人问津的老房子成了“香饽饽”,节假日期间更是一房难求。
景区周边,燎原村赤松茸、金华村香椿、鹅形村黄金笋等农副产品,也依托公路走进千家万户。
湘阴县聚焦农村公路“网络畅、品质高、路域美、服务优”的建设目标,推行“交通+文旅”融合发展,提质改造天鹅山旅游公路,打造500多米的左公文化长廊和左宗棠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以陈毅安烈士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体验区。
2023年,天鹅山旅游公路获评“湖南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带动沿线60余家农家院先后开业,解决了3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500多万元,真正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湘阴通过打通断头路、突破瓶颈路、修建产业路,实现“三路”通达,推动农村路网由“树状”向“网状”转型,畅通区域“微循环”。
一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湘阴县完成乡镇通三级公路14.41公里;资源产业路256.87公里;旅游公路10.46公里,农村立体交通网络路网已基本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全面建成。
铺的是路,连的是心。路网逐渐完善,如何保障路域交通安全?湘阴县开发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对11家重点源头企业、出租车、公交车、码头渡口等进行24小时监管,3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和1处治超固定检测站也同步运行,有效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交错谱新曲!
看今朝,湘阴大地,高速成网、公路密布、水路绵延、空铁并进,综合交通体系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湘阴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戴翔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打通外通道,构建南连北拓、东西扩张的对外交通格局,以虞公港港口为龙头,打造水铁公多式联运体系;畅通内循环,打造内联外通、城乡互动的内网公路脉络,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以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经济高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