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正酣

7月13日,衡东县大浦镇,村民驾驶农机收割早稻。盛夏时节,衡阳市各地种植的早稻次第成熟进入收割季,晚稻育秧完成进入插秧季,农民冒着酷暑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田间地头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曹正平 颜伶俐 摄影报道

2024-07-15 09:34:14

 

 

[编辑:唐卓婧]

驻村工作队助力集体经济增收

7月13日,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进行种植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充分利用当地气候适宜、原料充足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苞谷粑加工产业、规模化黑皮鸡枞菌种植基地、千亩优质稻油轮作基地、牛奶西瓜种植基地等产业,使当地村集体收入由2020年的5万元增长到167万余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摄

2024-07-15 09:35:09

 

 

[编辑:唐卓婧]

“双抢”农事忙

7月14日,道县蚣坝镇长江圩村,农民驾驶机械收割早稻。盛夏时节,该县27万亩早稻正值收割期,当地农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早稻、晾晒稻谷,同时开展抢种晚稻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蒋克青 摄

2024-07-15 09:37:32

 

 

[编辑:唐卓婧]

金色稻田

7月10日,益阳市赫山区,成片的水稻一片金黄,一派丰收景象。今年该区早稻播种面积约42.1万亩,预计在本月底收割完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迪 摄

2024-07-12 09:40:09

 

 

[编辑:唐卓婧]

乡村风光美如画

7月11日,衡山县店门镇,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与民居和公路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夏日乡村生态画卷。 曹正平 夏建军 摄影报道

2024-07-12 09:43:43

 

 

[编辑:唐卓婧]

碧水绕古寨

7月11日,蓝天白云下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寨,鳞次栉比的侗族特色建筑,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秀美如画。近年,当地积极探索古村落保护开发,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2024-07-12 09:44:44

 

 

[编辑:唐卓婧]

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7月11日,古丈县红石林镇铁马洲村,村民在采摘鸡枞菌。当天,该村村企联合集中为23名村民发放上个月的劳务工资,共计4万余元。该村在省科协驻村工作队的牵线下,与山东商会合作,规模化种植黑皮鸡枞菌等食用菌,目前已有两个恒温大棚投产,年产鸡枞菌10万公斤、总产值达170万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持 摄

2024-07-12 09:45:35

 

 

[编辑:唐卓婧]

小暑农忙

7月6日,龙山县石羔街道元堡社区,村民使用无人机给水稻秧苗喷洒农药。小暑节气,当地村民抢抓时机,对水稻等进行田间管理,确保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曾祥辉 摄

2024-07-08 16:42:41

 

 

[编辑:唐卓婧]

绘就易地搬迁新画卷

7月7日,鸟瞰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集中安置点,地面干净整洁,道路四通八达,环境生态宜居。近年,该县持续发力改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软、硬环境”,从就业、就医、购物、入学、出行、物流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为入住群众提供生产生活上的便利,确保安置点群众“稳”得住、“留”得下。 严钦龙 摄

2024-07-08 16:47:20

 

 

[编辑:唐卓婧]

只待十月稻花香

6月29日清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工作过的试验田里换上了绿色“新装”。预计10月这里将是一片金黄稻谷飘香。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2024-07-01 09:18:12

 

 

[编辑:唐卓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