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6月16日讯(通讯员 钟雪连)直播间爆款秒光、物流仓包裹高效流转、后台数据持续刷新……面对当前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税务总局芷江侗族自治县税务局顺势而为,打造“政策精准推-服务智能办-优惠即时享”全流程服务体系,助推芷江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发展。
“预”见需求,“税”助直播
“家人们看,这是我们芷江鸭最地道的做法……”张琴手腕轻转,锅铲翻飞间,金黄酥脆的鸭肉在热油中欢快跳动,浓郁的香气透过屏幕扑面而来。作为拥有25.9万粉丝的“张一一”,她正用一场色香俱全的直播,开启一场侗乡美食的“云盛宴”。
今年,芷江即将迎来“三大盛会”,张琴看到了更大的机遇,“我想通过直播让全国网友都看到芷江的美食美景,更要把家乡的农副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在她心中,每场直播都是连接侗乡特色与全国市场的金色桥梁。
针对张琴发展电商的实际需求,县局为其量身定制“减负礼包”服务。一方面系统梳理农产品电商适用的增值税免税政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要点,重点讲解申报条件、办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税收红利应享尽享。另一方面,针对电商经营的特殊性,详细解析满减、打折、秒杀等不同营销方式下的收入确认时点、发票开具要求以及税务处理差异,帮助其防范潜在的税务风险。
“税务部门的服务比平台的在线客服都到位,客服是随问随答,你们都超前服务了。”张琴由衷赞叹道。
“预”解难题,“税”护电商
“欢迎各位朋友走进我的直播间,我是大民哥李军……”深夜十点,楠木坪镇瓮塘村的一间农舍依然灯火通明,退役军人李军正对着手机镜头,热情洋溢地向全国网友推介家乡的土特产。
过去一年,李军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土鸡、土鸭、土鹅等禽类1万羽以上,辣椒、香瓜等蔬果达上万斤,为400多户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然而,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多平台运营带来的财务管理难题也逐渐显现——多平台运营、订单发退、频繁促销,导致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物流信息分散在多个系统中,传统的记账方式捉襟见肘。
“最头疼的是不同平台的结算周期和开票要求都不一样,”李军坦言,“特别是直播间的打赏收入,之前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申报。”针对电商从业者普遍面临的这些“成长烦恼”,县局主动靠前服务,组建“电商税收服务专班”,针对直播打赏、平台佣金等新业态收入提供专项指导。同时,围绕农产品电商特点,系统梳理了优惠政策适用、跨平台销售处理、退货退款税务调整等常见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交流,切实解决纳税人的“后顾之忧”。
“预”解农忧,“税”通电商
走进“心惦有品”的助农直播间,镜头前的新农人正热情洋溢地向观众展示芷江特色农产品。这家创新采用“基地统管+合作社联动+农户参与”三位一体模式的企业,其电商平台去年累计销售黄金梨、麻麻柚等特色农产品达38万斤,实现6个村集体经济共增收146万元。
在企业初创阶段,由于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充分,加之农户普遍存在发票开具困难、农产品线上销售利润率偏低等现实问题,企业发展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针对这一情况,县局组织业务骨干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辅导和全流程的申报指导,企业充分享受到税收红利,真正降低企业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
“之前我们企业收购村民的农产品,村民无法提供发票,在财务核算方面我们很头疼,”杨长文在接收完定制化辅导后表示。“通过县税务局的税收政策辅导,企业可以领购农产品收购发票,让我们省了不少事。”
电商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县局将聚焦本土特色,构建“云推送+点对点+即时答”服务体系,以智慧税务激发市场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税务支撑。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