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渊村提前布局旱季引水工程​​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6月16日讯(通讯员 唐博恒)近日,上江圩镇河渊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抢抓晴好天气,组织村民加紧铺设引水管道,为即将到来的旱季从涔天河水渠引水做足准备。这一未雨绸缪的务实举措,不仅彰显基层党组织主动担当精神,更为保障农业生产、助力乡村振兴筑牢水利根基。

河渊村地处镇域偏远地区,因地势复杂、水利设施薄弱,长期面临季节性缺水难题。每至旱季,农田灌溉用水告急,村民生活用水也难以保障,“望天等水”成了村民的无奈写照。今年,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不等不靠、主动谋划,在旱季来临前两个月便启动引水工程筹备工作。通过多次实地踏勘、科学论证,结合涔天河水渠水量充沛、地势落差适宜的天然优势,制定出一套系统的引水方案。

驻村工作队现场指导管道铺设

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与工人劳作声交织。挖掘机有序开挖沟渠,村民们合力搬运、安装高强度PE管道,施工人员细致检查管道连接密封性。“此次全村共在5个位置铺设管道,总长600米左右,采用耐腐蚀性强、输水效率高的新型材料,基本保障全村灌溉需求的同时,还预留了扩容接口,为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留足空间。”驻村工作队队长指着施工现场介绍。为确保工程质量,村“两委”成立质量监督小组,每日对照施工标准逐项检查,对管道埋深、坡度等关键指标严格把关,切实将民生工程建成“放心工程”。

村民安装PE主管道

“以前旱季,我们得半夜排队拉水浇地,现在管道铺到田头,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村民何大叔的喜悦溢于言表。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难题,更展现了基层干部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引水工程是改善民生的第一步,后续我们还将与水利部门联动,建设智能灌溉系统,配套建设蓄水池,实现水资源精准调配。”河渊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村里已同步制定管道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巡查维护,确保工程长效惠民。

河渊村的先行实践,是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的生动缩影。面对自然条件制约,当地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探索,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为破解农村水利短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引水工程的全面竣工,河渊村将告别缺水历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