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日讯(通讯员 赵彪)6月19日,衡阳市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聚焦禽蛋产业发展,通过“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的形式,为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27名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带来一场关于蛋禽养殖的知识盛宴,旨在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衡阳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周青梅、衡阳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康霄羽莅临活动现场。
专家登台“传经”,产业振兴有“方”。“要提高产蛋率,光靠饲料不行,还要关注光照周期、温度控制和饮水质量。”下午3时,在霞流镇人民政府大会议室,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贺喜教授围绕“蛋禽饲养管理要点”开展专题授课,从品种选择、营养配比、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系统讲解现代蛋禽养殖技术。
作为国家蛋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贺喜教授结合衡阳本地气候特点和养殖现状,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当前蛋禽养殖中的痛点与难点。“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一线实操“答疑”,养殖难题有“解”。理论授课结束后,专家团队和学员直奔养殖基地,开启“场景化教学”。这里不仅实现了自动化喂料、清粪、温控系统全覆盖,还探索出“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成为当地禽蛋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夏天高温影响产蛋”“疾病防控难”等问题,贺教授现场开方:“可以增加通风设备、调整饲喂时间、添加抗应激添加剂,这些都能有效缓解问题。”
经现场指导,学员们纷纷表示,现场指导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养殖难题。
集思广益“破局”,产业发展有“路”。带着问题来,满载收获归。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非常实用,理论教学专业性强,现场教学实操性足,往后将学以致用,把培训所学运用到蛋鸡养殖产业当中去。
“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选对品种、做好管理才是提升效益的关键。”学员段凯表示,“一枚禽蛋也能撬动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
如今,霞流镇李花村禽蛋及相关产业链年产值超两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衡东将以此次“田间课堂”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深耕禽蛋产业“土特产”文章,以李花村为核心示范,深化“三联”发展模式,通过技术赋能、品牌赋能、链条赋能三大路径,让“小禽蛋”裂变“大动能”。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