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8日讯(通讯员 黄佳)为进一步深化“护苗行动”的保护力度,提升青少年对性侵害的认知与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关注其在面对相关问题时的心理健康调适,7月8日上午,广厦新村社区在社区三楼会议室举办了“护苗行动——防性侵保护与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辖区内4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参与其中,通过专业讲解、情景互动等形式,为青少年的成长撑起“安全伞”。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湖南道宽律师事务所的周雅瑜律师担任主讲。讲座以“认识侵害、学会拒绝、守护心灵”为核心,从生理认知、防范技巧、心理疏导三个维度展开。
一、科学认识“身体边界”,明确“不可侵犯”的底线
周律师首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身体隐私部位的概念,通过“身体红绿灯”图示,清晰区分“可以触碰的部位”(如握手、拥抱等善意接触)和“绝对隐私的部位”,强调“任何人未经允许都不能触碰”。
针对青少年可能遇到的模糊场景(如熟人的过度亲昵、陌生人的不合理要求),周律师引导大家建立“身体自主权”意识:“感到不舒服时,说‘不’是你的权利,不需要不好意思。”
二、识别潜在风险,掌握实用防范与求助技巧
结合真实案例,周律师分析了性侵害的常见形式,不仅包括暴力胁迫,还涉及利用信任、权威进行的隐性侵害(如熟人作案、网络诱导等),打破“侵害只来自陌生人”的认知误区。
现场通过情景模拟,让青少年演练“如何拒绝不合理要求”“遇到危险时如何快速求助”,并总结出实用技巧:
- 不单独前往偏僻场所,与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
- 遭遇侵害时,优先保证自身安全,可大声呼救、制造混乱吸引注意;
- 牢记信任的成年人联系方式(父母、老师等),及时倾诉求助。
三、关注心理创伤,学习自我调适与寻求支持
周律师特别强调,若不幸遭遇侵害,青少年的恐惧、自责等情绪是正常反应,“不是你的错”是需要传递的核心观念。
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创伤,周律师分享了自我疏导方法:允许自己表达情绪(哭泣、倾诉等),不压抑内心感受;同时明确“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鼓励青少年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专业心理机构求助,避免独自承受压力。
对于家长,周律师建议:要营造“无条件信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保护你”,避免因指责、质疑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互动环节:答疑解惑,消除认知盲区
问答环节中,家长和孩子的提问聚焦“如何与孩子谈性保护”“遇到侵害后该告诉谁”等问题。一位家长说:“以前总觉得难以启齿,听了讲座才知道,越早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沟通,越能帮他们建立防线。”一名小学生则问:“如果是亲戚摸了不该摸的地方,也要反抗吗?”周律师坚定回应:“是的,无论对方是谁,只要让你不舒服,都可以拒绝并告诉父母。”
活动结束后,社区还为参与者发放了“扫黄打非”、《未成年人知识安全告知书》宣传资料及消防宣传资料,包含扫除淫秽色情文化垃圾、鉴别盗版书、防性侵知识、心理支持热线、消防安全从我做起等内容。同时,社区还发放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宣传资料,并针对暑期学生群体易接触网络、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校园贷”“虚拟货币诈骗”等针对青少年的非法金融陷阱,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引导,避免因好奇或贪利陷入骗局。
不少家长表示,讲座既解答了难以开口的困惑,也让孩子学会了具体的保护方法;青少年们则说:“知道了什么是危险,也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心里更踏实了。”
此次讲座是广厦新村社区“护苗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强化了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技能,也关注了其心理健康需求。社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联动家庭、学校形成保护合力,让青少年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真正实现“身体不受侵害,心灵充满阳光”。
责编:李慧
一审:黄娟
二审:袁欣
三审:龚化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