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守护成长,共筑儿童安全防线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7月14日讯(通讯员 刘攀 易阑珊)7月雨湖,槐夏风清。在湘潭市雨湖区民政局的支持下,广场街道社工站联合湘潭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广场街道建设社区,延续“暖心陪伴”的初心,聚焦居家安全、食物安全、防溺水和急救知识四大主题,以校社协同之力为社区儿童撑起暑期“安全保护伞”。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5.7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其中居家安全、溺水等事故占比超60%。这些数字背后,是儿童安全防护意识的薄弱与知识的匮乏。为此,实践团精心设计了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教学环节,让安全知识在互动中扎根孩子心间。

课堂互动 楚必良供图

居家安全环节,志愿者展示了一组布满安全隐患的家庭场景图:插座旁的水杯、未关紧的药箱、楼梯口的玩具……,通过举手抢答和上台展示,让孩子们发现并找出图片中的居家隐患。志愿者们则用掌声鼓励每一个回答,随后用动画短片生动演示隐患可能引发的后果,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食物安全课堂上,志愿者们带来了“红绿灯法则”,将食物分为“红灯区”(过期食品、三无零食)、“黄灯区”(未洗净的水果、剩菜)和“绿灯区”(新鲜蔬果、正规包装食品)。他们利用现场道具,让孩子们分组辨认,“这个辣条没有生产日期,是红灯!”“苹果洗干净就是绿灯!”答对的小朋友获得了奖励的小贴纸,在趣味游戏问答的同时也收获了知识。

防溺水教育则以“情景剧场”的形式展开。志愿者们先讲述了近期发生的溺水案例,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构建出假设落水的情境。志愿者一边细致地描绘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一边认真耐心地向小朋友们讲解在遇到有人落水时,该如何正确呼救。“记住,遇到有人落水,我们不能自己跳下去,要大声喊‘救命’,找大人帮忙!”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强调,使在场的小朋友能清晰理解并记住重要的自救与救人知识。

最后的急救知识环节,志愿者们重点围绕几项实用且关键的急救技能展开教学。他们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拨打120,清晰地说明事发地点、伤者情况以及联系方式;针对误吞异物的紧急情况,志愿者们示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并让孩子们在模拟情境中尝试理解动作要领。此外,志愿者们还普及了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包括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胸外按压的位置和力度、人工呼吸的方法等,通过图示和模拟动作演示,让孩子们对这一挽救生命的技能有了初步认识。

活动合影 楚必良供图

安全无小事,教育护未来。广场街道社工站将持续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推动“五社联动”机制落地生根,多方协同,让安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发芽——这既是青春力量在基层实践中的绽放,更是守护儿童成长的温暖承诺。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