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大中小学思政引领一体化育人显成效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7月21讯(通讯员 胡立勋)2025年7月13日,“文苑星火、梅香筑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社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汇报展暨文艺汇演在湘潭市姜畲镇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是11天“三下乡”支教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湘潭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引领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吸引了湘潭市政协、市关工委、市教育局、致公党湘潭市委会及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方代表,与 100 余名学生家长共同见证。

活动伊始,湘潭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湘潭市委会主委刘良廷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的“第二课堂”,更是思政教育扎根大地的重要载体。他强调,湘潭作为革命老区,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协同联动,正是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之基的关键。

随着刘良廷副主席宣布活动正式启动,12个由支教团队与梅花学校学生共同打造的节目依次登场,将思政教育的内涵融入艺术展演之中。合唱《这世界那么多人》以纯真童声传递对世界的向往,暗含“胸怀天下”的思政启蒙;朗诵《中华少年》《何以华夏,何以中国》则立足湘潭红色沃土,用铿锵语调诠释“少年强则国强”的担当,让革命老区的精神血脉在青少年心中延续;武术《五步拳:五步生风,少年拳魂》展现的阳刚之气,与群舞《少年有志》传递的奋进力量,共同勾勒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图景。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中,“送一串音符到田埂”美育浸润行动的15位音乐名师与湖南师范大学19名实践队员协同发力,将高校专业资源、中小学教学经验与社会美育力量深度融合。从《送你一朵小红花》的温情互动,到《雨湖的风》《田埂五月风》对乡土文化的吟唱,孩子们在艺术实践中既感受到了知识的温度,更体悟到“扎根大地、回报家乡”的责任,这正是湘潭市大中小学思政引领一体化“资源互通、学段衔接、全员参与”理念的生动体现。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邓宇馨、汪祯妃、吕倩依次登台,以“告别与传承”为主题分享支教心得,她们提到:“11天的陪伴里,我们不仅教知识、排节目,更在红色故事讲解、乡土文化探寻中,让孩子们明白‘小我’与‘大我’的联系。”这番话道出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真谛——通过高校志愿者“传帮带”、中小学教师“稳扎根”、社会力量“广赋能”,湘潭市正构建起贯穿学生成长全周期的思政育人链条。

活动承办方之一湖南省学校共青团湘潭市第二中学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胡立勋表示:此次“三下乡”实践与文艺汇演的联动,为湘潭市大中小学思政引领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它打破了学段壁垒,让高校的理论优势、中小学的实践阵地与社会的资源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更以“实践+美育+红色传承”的模式,将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田埂,从书本融入生活,让“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正如活动结语所言,“文苑星火已点亮心灯,梅香筑梦的故事永不终章”。随着湘潭市大中小学思政引领一体化的持续推进,更多扎根大地、连接心灵的育人实践将不断涌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