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镇社工站2025年上半年工作纪实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8月4日讯(通讯员 胡玉露 文森)在流沙河镇花林村,困境儿童黄小刚的家焕然一新,社工和志愿者们带来的不仅是洁净的环境,更是温暖的希望。这仅仅是流沙河镇社工站2025年上半年倾情服务的一个缩影。半年来,社工们步履不停,穿梭于乡间巷陌,将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精准送达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心坎上。

聚焦需求,精准服务暖民心

流沙河镇地处宁乡市西部,辖区内低保家庭576户、特困供养人员637户、残疾人2165人。面对数量庞大的困难群体,社工站坚持“一户一策”,上半年累计完成79户社会救助对象的深度探访,并为45名困难老人、困境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了详尽的“一户一档”动态需求清单,为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

品牌引领,主题活动聚合力

以“湘当有爱,四季同行”为主线,社工站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温暖救助”暖童心: 携手花林村儿童关爱帮扶志愿队,走进困境儿童家中(如黄小刚家),提供环境清洁、情感陪伴服务,用行动传递“家”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重燃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残障同行”递关怀: 深入12户残障家庭儿童家中,送上牛奶、大礼包等慰问物资,倾听心声,了解需求,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深切感受到“没有被遗忘”的温暖,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幸福感。

“相伴成长”筑未来: 成功链接社会爱心资源,为24名困境儿童送去关爱物资。通过“童心同行 微光成炬”活动,融入榜样力量分享、互动交流,引导孩子们在逆境中磨砺意志,激发学习动力和生活热情,播撒“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

党建引领,多元协作显担当

党群连心护童行: 组织8名党员走访慰问6名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关怀指导。邀请8名儿童参加专题讲座,赠送书包、笔袋等学习用品,并重点普及交通安全、防溺水、未成年人保护等关键知识,显著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党员先锋的示范作用,有效撬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困境儿童群体。

社区联动惠民生: 积极协助乡镇和村(社区),成功开展多项惠及居民的活动:

守护心灵: 邀请专业心理老师开设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助力儿童认识和管理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助残有爱: “助残日”期间,通过宣传倡导和志愿服务,大力弘扬扶残助残社会风尚。

关注劳“心”: 职业病防治日聚焦劳动者心理健康,普及防治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童”行: 开展儿童防溺水专项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技能传授,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法护未来: 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营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热血奉献: 组织义务献血活动,传递爱心,奉献社会。

健康守护: 协助开展精神病人免费药物发放,保障患者稳定用药,提升生活质量。

专业赋能,个案帮扶见实效

单亲母亲刘文文(化名)独自抚养两个年幼孩子的艰难处境牵动着社工的心。社工站运用专业理论方法,为其量身定制帮扶方案:

重塑价值信念: 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帮助刘文文认识到自身作为母亲的价值和选择权,激发其内在力量。

构建支持网络: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成功链接社会爱心助学基金解决孩子学费难题,并组织社区志愿者提供生活帮扶与情感支持。

疏导情绪压力: 运用ABC情绪理论,引导她调整认知,以积极心态应对挑战,有效缓解负面情绪。

成效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介入,刘文文成功增加了收入来源,孩子获得稳定的助学支持,家庭逐步走出阴霾,重拾生活信心与希望。

经验凝练,服务模式再升级

上半年工作成效的取得,得益于三大核心经验:

“联”字当先,汇聚合力: 积极联动政府部门、村(社区)、志愿组织、爱心人士等多元主体,有效整合资源(如联合志愿队、链接助学基金),形成强大服务合力,显著提升帮扶效率与覆盖面。

“专”字为要,精准施策: 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精准运用存在主义、社会支持网络、ABC情绪理论等方法,为服务对象(如刘漂亮)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确保服务精准有效。

“宣”字助力,营造氛围: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未保法、防溺水宣传),提升社会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注度与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关爱氛围,同时有效提升了社工站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回顾上半年,每一户探访、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成功帮扶的个案,都是流沙河镇社工站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他们以专业为帆,以爱心为桨,在服务困难群体的航程上,持续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的温暖。展望下半年,流沙河镇社工站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为点亮更多困境中的希望之光而不懈努力!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