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五心服务” 织密民生保障网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8月5日讯(通讯员 陶宁波 冯浩文)2025年上半年,花明楼镇社工站在宁乡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花明楼镇政府的支持下,依托镇政府驻地优势,以“党建引领+五社联动”为主线,深入贯彻宁乡市委、市政府“爱心宁乡”帮扶工程的决策部署,发扬本土红色文化传承、挖掘及整合村社资源、培育本土志愿队伍及社会组织、联合五社力量,创新打造“初心、暖心、贴心、同心、匠心”的“五心服务”模式,精准服务辖区民政低保、特困、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

一、初心为民:精准摸排,动态管理“一本账”

社工站坚持“数据跑路+铁脚板走访”双轨并行,社工前期通过数据比对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再进行走访,社工运用专业沟通技巧,注重倾听服务对象诉求,同步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对急难问题现场链接资源予以协调。针对部分存在心理疏导、康复护理等深层需求的家庭,制定个性化跟进计划,确保"需求摸排不漏户,精准服务不断线"。上半年共走访81户,为后续开展分层分类服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暖心助困:政策到家,服务跑出“加速度”

社工站作为民生服务“最后一米”的重要纽带,个案对象独居老人刘爷爷因腿脚不便生活困难,社工站定期上门帮扶,为其代购药品、打扫卫生。同时,社工通过发动志愿者陪老人聊天,缓解其孤独感。刘爷爷感动道:“你们就像亲人一样!”社工站以精准服务传递温情,切实提升困难群体幸福感。

三、贴心联动:资源整合,共绘帮扶“同心圆”

社工站创新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机制,系统整合五社资源。在政府资源端,通过镇村两级提供的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幸福院、红动时空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场地开展公益活动,获得场地、物资、行政组织支持;在社会资源端,联动当地多家爱心企业设立“公益资源池”,同时站点还挖掘核心党员志愿者及民间贤达人士捐赠,今年上半年已捐赠总价值39370元;在跨部门协作中,与镇卫生院共建慢性病管理绿色通道,与学校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形成“医疗+教育”资源网络。

四、匠心提质:专业赋能,锻造服务“硬实力”

花明楼镇社工站聚焦群众需求,针对走访发现的共性问题,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围绕“温暖救助、残障同行、相伴成长、三湘颐养”四大主题设计特色活动:为困难家庭链接资源,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支持,为儿童开展安全教育,为老人打造颐养服务。通过每月督导和培训的专业赋能,提升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服务精准度和有效性,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需求有回应、服务有温度、生活有盼头”的专业社工力量。

五、锚定“三个深化”

下半年,花明楼镇社工站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深化“四大主题”服务,针对困难群体继续开展精准服务;二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三是完善“社工+慈善”模式,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未来,该镇将继续推动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打造“需求精准对接、服务高效落地”的基层社工服务站,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