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姚慧)在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五通村,2009年建成的自来水厂曾是村民的“幸福源泉”——清澈水流入户,让大家告别了饮水难题。可从2014年起,村级财务混乱、管理失序像两剂“毒药”,让水厂一步步陷入绝境:年收入不足3万元,外村用户找借口拒缴水费,本村村民因矛盾激化纷纷停缴。到2020年,水厂管道锈蚀、设备停转,濒临倒闭,曾经的“幸福水”,成了村民心头难咽的“苦涩泪”,更成了村庄发展的“拦路虎”。
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阳友清当选五通村支部书记。刚上任,他就盯着这座“病水厂”:“水厂是村民的生命线,更是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必须救活!”而盘活水厂的第一步,就是啃下水费收缴这块硬骨头。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阳友清揣着民情本,带领村“两委”成员踏上“冰雪长征”。他们的目标,是外村那些常年拒缴水费的用户。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裤脚结着冰碴,他们却没歇过一天。敲开农户家门,阳友清率先敲门,面带微笑地说:“咱们聊聊水的事儿,您有啥委屈尽管说。”
有用户拍着桌子抱怨“水质时好时坏”,阳友清立刻联系维修队,当天就上门更换滤材;有人质疑“收费不明不白”,他掏出账本逐条讲解;还有人坦言“觉得缴了也白缴”,他当场承诺“以后水厂由党员轮流监管,每一分钱都晒在阳光下”。春节临近,别人家忙着备年货,他们还在各村奔波。这份真诚与执着,终于融化了“拒缴”的坚冰——外村用户陆续签了缴费协议,拖欠的水费一笔笔到账,水厂的“血脉”渐渐通畅。
外村的问题刚解决,本村的欠费纠纷又冒了头。考虑到有些村民确实困难,也为了化解多年的隔阂,村“两委”拍板:本村欠缴水费的村民,只需补缴50元就能结清历史欠款,次年再按标准缴费。可少数村民仍不理解,甚至直言“凭啥就缴50元,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村书记开展入户宣传工作
村“两委”立刻请来“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们带着板凳,跟着村干部挨家走访。老党员文大爷握着村民的手说:“我活了七十多年,见过没水的苦!水厂活了,咱们子孙后代都能受益啊!”老干部则拿着水厂改造方案,算细账:“水厂正常运营了,维修费能省一半,以后水质只会更好。”一次次推心置腹,终于解开了村民的心结,90%以上的人主动补缴了水费。
2021年底,好消息传遍全村:五通村自来水厂年收入突破10万元!锈蚀的管道换了新的,停转的水泵重新轰鸣,清澈的自来水再次稳稳流进家家户户。村民阳大妈拧开水龙头,看着哗哗的水流,笑着说:“这水甜,比以前更甜了!”
从濒临倒闭到焕发新生,五通村自来水厂的蜕变,是村级党组织“啃硬骨头”的担当,是党员干部“踏冰雪”的冲锋,更是党群同心的力量。未来,五通村党支部还将以党建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继续书写更多为民造福的新故事。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