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工作流程规范、执行有力,让我们既开阔眼界,更学到实招。”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两名干部,在岳阳跟班学习后有感而发。
近年来,岳阳与保靖两地紧紧围绕人才“第一资源”,在对口帮扶中共同书写“山海携手、人才共育、协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单向帮扶”到“双向赋能”
“人才协作不是简单‘输血’,更要帮助培育‘造血’功能。”岳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岳阳正推动合作从“结对子”向“促发展”深化,让人才协作更接地气、更见实效。两地于2022年共同签署《千名干部人才培养协议》,建立“政策配套—人才互动—成效评估”闭环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共育从“零星选派”向“系统培育”转变。
如今,岳阳市12个县市区与保靖县12个乡镇结成“一对一”对子,城陵矶新港区与保靖产业开发区深化园区共建,教育、医疗、农业、企业等多领域精准对接,“市县结对、县镇联动、园区共建、村企携手、村村互助”的“五位一体”帮扶新格局全面形成。
“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人才培育跟着需求走,保靖缺什么,我们就帮什么。”面对乡村振兴新需求,两地率先开设直播人才培育专题班,组织52人赴岳学习新媒体电商直播技能,启动“百名主播走百村”行动,为保靖培育扎根本土的骨干人才队伍。
“在岳阳挂职一年,学到了系统的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回来后直接应用到工作中。”保靖县瑞兴公司总经理龙伟说。
目前,岳阳将保靖人才培育全面纳入当地计划,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近百万元,依托“巴陵大讲堂”、中青班、新时代农民培训学院等平台,培训各类人才216人次,在保靖当地开展培训27场次,覆盖3879人,成功培育乡村振兴“头雁”5名、乡村建设工匠248人。
“产业帮扶”到“产才协同”
产业是人才成长的沃土,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两地推动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将65%的帮扶资金投向产业领域,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
挂职干部陶海滨介绍,岳阳市乡村振兴对口帮扶保靖县工作组大力引进产业项目落地,从2022年落地1家发展到8家。引进“君山银针”核心加工工艺,助力保靖黄金茶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湘阴藠头、赛红辣椒等岳阳特色产业成功落地,建成万亩示范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超4000万元;推进双方国有公司外贸合作,岳阳籍香港惠联工贸项目为今年湖南港洽周湘西唯一签约项目。
“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来保靖为什么?在保靖干什么?为保靖留什么?”这些问题是每位对口帮扶干部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为全面带动保靖发展,岳阳对口帮扶保靖工作队开展“百企联百村”行动,打造18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成立岳阳企业家保靖产业创业联盟,2家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2家企业加入保靖县青商协会,为当地产业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保靖县村均净利润达14万元,和平村、陇木峒村等成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明星村。
产才融合让保靖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引进人才、培育产业、创新机制,保靖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保靖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十一载山海情,同心共筑振兴路。
岳阳与保靖两地以共建为保障、以人才协同为纽带、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正在对口协作新征程上奏响携手共进、共赢发展的时代强音。
(李 璇 何 红)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