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河边社区唐朝大厦夜间消防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10月16日讯(通讯员 彭瑞)消防安全的“薄弱时刻”在哪?对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街道便河边社区19号网格的唐朝大厦而言,答案是“夜间”。2025年10月15日20:00,便河边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网格为载体,联合开福大队和潮宗街消防救援站,在该大厦开展夜间专项消防演练。这场演练并非时间上的随机选择,而是精准瞄准“格子房”楼宇夜间安全风险、直击居民“夜间安居”需求的靶向行动,让“为什么必须在晚上练”的答案清晰落地。

为何锁定夜间?核心源于唐朝大厦的实际风险与居民生活规律——

其一,住户集中时段与白天演练“脱节”。该大厦6至26楼共126户中,57户为“格子房”,居住者多为周边上班族,白天楼宇常处于“半空置”状态,若选择白天演练,多数居民无法参与,难以覆盖“全员需逃生”的真实场景;而20:00是居民下班后居家休憩的高峰时段,全员在家的状态能让演练更贴近“火灾真发生时”的人员分布,确保每个人都能实操逃生技能。

其二,夜间人体状态是应急“最大薄弱点”。夜间居民多处于睡眠中,对烟雾、警报的感知速度比白天慢30%以上,从“被唤醒”到“冷静逃生”的过程,是夜间火灾伤亡的关键风险期;若仅在白天演练,居民难以体验“睡梦中遇火”的慌乱感,应急反应能力无法真正提升。

其三,夜间环境会放大“格子房”固有隐患。“格子房”内违规设置的卫生间、疏散走道上的阶梯与台阶,在白天自然光下尚可识别,但夜间依赖应急照明时,光线可能滞后或不足,这些障碍会变成“看不见的陷阱”,极易引发摔倒、拥挤;而白天演练无法暴露这类夜间特有的疏散风险。

其四,夜间应急力量更需实战检验。物业夜间值班人员仅为白天的1/3,应急处置人手更紧张、响应压力更大;选择夜间演练,能真实检验“人少、光线差”情况下的应急效率,避免白天“人手充足”造成的演练效果偏差。

针对这些夜间风险,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力量精准施策:19号网格党支部党员组建“夜间疏散先锋队”,每人携带应急手电筒与扩音小喇叭,既用力叩门唤醒居民,又用光束在地面标注“安全路线”,重点照亮台阶、拐角等隐患点;网格志愿者化身“夜间帮扶组”,对老年住户、儿童实行“一对一”搀扶转移,确保特殊群体不落队;物业党员骨干组成“夜间灭火组”,在消防救援站队员指导下,克服夜间视线模糊影响,3分钟内完成消防水带连接、灭火器喷射,成功控制“火情”。最终,126名住户全部安全撤离,全程仅耗时9分钟,无一人出现慌乱或磕碰。

演练后,社区党委联合网格党支部、物业召开“夜间风险复盘会”,针对“部分居民被唤醒后短暂慌乱”“个别工作人员夜间操作器材速度偏慢”等问题,制定靶向整改方案:网格党员实行“夜间包户”,每周三晚上门演示“睡梦中遇火的第一步——快速坐起捂口鼻”;联合消防救援站开展“暗夜器材特训”,在模拟夜间光线的环境中,让工作人员反复练习器材操作,直至形成“肌肉记忆”。

下一步,便河边社区将把“夜间消防演练”纳入网格治理年度重点任务,每季度聚焦1个夜间安全痛点(如“夜间应急照明不足”“老年住户夜间逃生慢”)开展专项练兵,以党建凝聚网格合力,以“夜场景”检验真能力,真正让“夜间安全”从“口号”变成居民触手可及的“安全保障”。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广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