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17日讯(通讯员 刘泰坤)走进团头湖村,连片的稻田绿浪翻滚,长势喜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的主人,正是昔日的脱贫户苏胜兵。然而,就在几年前,他还守着几亩零散的土地,为全家的生计发愁。从“脱贫户”到“种粮大户”的华丽转身,苏胜兵感慨道:“多亏了村里帮忙流转土地,让我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这一切的改变,始于团头湖村党总支积极探索的“引导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民”的致富新路径。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支村“两委”意识到,必须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将土地资源盘活,让有能力、有干劲的农户规模经营,才能实现共同致富。
“一开始,很多村民,包括我自己,都有顾虑。”苏胜兵坦言,怕流转出去后租金没保障,怕合同不规范。针对这一情况,团头湖村党总支发挥了关键的“桥梁”和“担保”作用。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专班,逐户走访,精准摸排有意向流转土地的农户和有扩大种植规模意愿的种粮能手。
精准摸底,打消流转顾虑
团头湖村党总支一方面向农户详细解读土地流转政策,明确流转租金、期限和权益保障,统一规范合同文本,让农户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积极为像苏胜兵这样有能力、有想法的种植户寻找连片土地,并协助他们申请农业贷款,解决启动资金难题。
牵线搭桥,盘活闲置资源
在党总支的积极协调下,成功将村里外出务工农户、缺乏劳动力农户的闲置土地集中连片起来,共计流转土地近700亩,全部交予苏胜兵规模化种植水稻。还专门组织了流转签约仪式,让双方面对面沟通,确保流转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土地流转后,我每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还能安心在外打工,一举两得!”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李大爷对这种方式十分满意。
全程服务,护航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规模经营成功才是关键。团头湖村党总支提供了“保姆式”的跟踪服务:邀请镇农技专家定期上门指导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帮助联系采购优质种子、化肥;在粮食收割季节,协助调度农机设备,确保颗粒归仓。
“以前种几亩地,累死累活刚够温饱。现在规模上来了,村委会又帮我联系了粮食收购企业,直接订单收购,销路不愁,效益翻了好几番!”苏胜兵算了一笔账,今年他种植的近700亩优质水稻,预计纯收入将超过20万元,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快车道,还雇用了村里其他脱贫户临时务工,带动了乡亲们一起增收。
团头湖村党总支委员陈为表示:“苏胜兵的成功案例,是我们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聚才兴湖”党建品牌为指引,扩大这种成功模式,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
从脱贫户到种粮大户,苏胜兵的致富故事,是团头湖村党总支精准施策、倾力帮扶的生动实践。土地流转,不仅“转”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更“转”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新希望,“转”出了一条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