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商贸学院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

2025-05-16 15:59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李慧]
字体:【

华声在线5月16日讯(通讯员 湛杰 贺一鸣)清晨的教室,卢霞的指尖划过黑板,学生们的笔记随着她铿锵的讲解声飞速流动;走廊尽头的团总支办公室里,王威将熬夜修订的红色教育方案装订成册,窗边一摞志愿服务马甲在晨光中泛着暖意;宿舍楼的台阶上,陆远扬的脚步声轻而坚定,背包里塞满连夜整理的困难生档案,指尖还留着凌晨回复学生短信的余温。三个不同的身影,三处忙碌的角落,却在同一片教育沃土上,用匠心与热爱浇灌出万千桃李的春天。

爱岗敬业:以匠心浇灌教育初心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卢霞老师将这句话刻入骨髓。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带头人,她深知“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分量。为了打造更生动的课堂,她将行业前沿融入教学,重构“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从《导游讲解》的情景模拟到《旅游心理学》的案例剖析,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与深度。

(卢霞正在给学生上课)

无独有偶,团总支书记王威的敬业同样令人动容。从组织团学活动到处理学生琐事,他始终以“岗位即责任”自勉。凌晨的办公室灯光、周末的志愿服务现场、深夜的紧急电话……他用行动证明,教育者的敬业不仅在于恪守职责,更在于将心比心。

而辅导员陆远扬的“24小时待机模式”,则是另一种坚守。七年来,他的手机从不关机,深夜的求助信息、清晨的宿舍走访、疫情防控期间的值班值守,他用陪伴诠释了“学生在心,责任在肩”的承诺。

争创一流:以卓越书写奋斗篇章

卓越,是教育者永不褪色的追求。卢霞老师带领学生征战技能竞赛的赛场,从导游词创作到应急处理,她与学生并肩作战,夜以继日打磨细节。当学生捧回省级奖项时,她笑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育者的幸福莫过于此。”

王威的“争创一流”则体现在团队荣誉的累累硕果上。他带领的团总支连续三年斩获“五四红旗团总支”称号,策划的红色教育活动、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校园品牌。他说:“一流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王威主持学生活动)

陆远扬的卓越,藏在学生的成长档案里。从焦虑的新生到自信的毕业生,他记录每一份蜕变。当班级获评“五四红旗团支部”,当学生寄来教师节贺卡,他明白,教育的真谛在于点亮生命的火种。

(陆远扬与学生合照)

艰苦奋斗:以创新破解育人难题

教育之路从无坦途,唯有迎难而上。卢霞老师面对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变革,率先探索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她组建“老带新”教师团队,让经验与活力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王威的奋斗精神,展现在学生管理的“破冰”实践中。他首创“光盘行动”打卡、国学知识竞赛,将思政教育融入趣味活动;建立宿舍管理群,用数字化手段织密安全网。他说:“时代在变,教育者的思维更要走在前面。”

陆远扬的创新,则是用温情化解难题。疫情防控期间,他设计线上心理疏导方案,为隔离学生送去“暖心包裹”;为困难学生争取助学金时,他奔走呼吁,将冰冷的政策化作温暖的桥梁。

淡泊名利:以奉献诠释师者仁心

名利如浮云,奉献方显本色。卢霞老师多次婉拒校外高薪邀约,扎根职教一线。她说:“看到学生成才,比任何荣誉都珍贵。”专业评估期间,她连续加班整理材料,却从未提过一句辛苦。

王威的淡泊,藏在“学校即家园”的信念里。他放弃节假日休息,带领学生开展爱心义卖、旧衣捐赠;面对个人荣誉,他总说:“功劳属于团队,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陆远扬的无私,则是一首青春的诗。当同龄人追逐职称晋升时,他默默整理学生档案;当朋友分享升职喜讯时,他为困难学生争取补助。他说:“教育者的幸福,是见证破茧成蝶的瞬间。”

甘于奉献:以热血浇筑教育未来

奉献,是教育者最深情的告白。卢霞老师用半生光阴培育旅游人才,她的学生遍布行业,成为业界翘楚;王威用青春点燃学生的爱国情怀,他的团课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陆远扬用七载坚守陪伴学生成长,他的“万能大哥”称号承载着无数信任与依赖。

三人的故事,是劳模精神的缩影,更是新时代教育者的集体画像。他们以爱岗敬业为底色,以争创一流为追求,以艰苦奋斗为动力,以淡泊名利为境界,在教育的征途上砥砺前行。

结语: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卢霞、王威、陆远扬的故事,让大家看到教育的力量——它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是昙花一现的绚烂,而是细水长流的滋养。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他们以劳模精神为灯塔,以匠心育人为使命,为无数学子点亮梦想的星空。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这片热土,用热血与担当,书写新时代教育者的无悔华章!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