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星火点亮童年梦想:洞口县2025年科技活动周进校园纪实

2025-05-27 16:56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李慧]
字体:【

初夏的暖阳洒满校园,高沙镇松华完全小学的操场上,一场“科技风暴”正席卷而来!5月26日,洞口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联合洞口县科学技术协会、洞口县恒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多家单位,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将全国科技活动周的“科学大礼包”送进校园。机器人跳舞、无人机播种、科学家故事分享……孩子们的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科技的火种在这里悄然播撒。

科学家故事:让精神在书页间流淌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爷爷回国时面对重重阻挠,为什么依然坚持‘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吗?”松华完小校长曾辰辉手持《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述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五年级学生李雨欣听得入神,忍不住举手提问:“校长,如果实验总失败,科学家会放弃吗?”曾校长笑着回答:“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上千次后他说——‘我找到了上千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科学家的字典里,没有‘放弃’,只有‘再试一次’!”

现场,洞口县科技局工作人员为每位学生赠送了这套丛书。六年级的王昊翻开书页,指着杨振宁的照片兴奋地对同桌说:“我以后也要当物理学家,造出比火箭更酷的东西!”

机器人“小畅”:校园里的科技明星

“快看!它会翻跟头!”一阵欢呼声中,洞口县畅想人工智能培训学校的“AI机器人小畅”闪亮登场。这个身高40厘米的白色机器人能随着音乐跳起“机械舞”。科技老师趁机揭秘:“小畅的‘大脑’里装着数万条程序,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代码的魔法!”孩子们纷纷围住操作台,争相体验编程游戏。“原来让机器人动起来就像搭积木一样有趣!”四年级的刘思彤在屏幕上拖拽指令模块,成功让小畅举起手臂比了个“耶”,成就感让她笑得眼睛眯成了月牙。

田间科技课:无人机播种“未来种子”

操场另一侧,洞口县恒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操作手杨伊利操控着一架六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嗡——”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无人机精准地将模拟种子撒向“试验田”。学生们仰头张望,惊叹连连:“它飞得比风筝还稳!”“以后农民伯伯不用弯腰种地啦!”

杨伊利蹲下身,向孩子们展示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它不仅能播种,还能监测庄稼健康,就像给农田做‘体检’!”五年级的周宇航举手问道:“叔叔,无人机要是没电了怎么办?”杨伊利竖起大拇指:“好问题!它配备了太阳能充电板,晴天自己‘吃饭’,厉害吧?”孩子们纷纷鼓掌,眼神中充满向往。

展板长廊:触摸创新的脉搏

“中国空间站居然有‘太空菜园’!”“3D打印能造房子?”……科普展板前,学生们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科技志愿者指着“海水稻”图片讲解:“这种稻子能在盐碱地生长,袁隆平爷爷的团队让荒地变粮仓!”六年级的赵晓婷感慨:“科技不仅能上天,还能改变土地,真是太酷了!”

心声与展望:让科学照亮成长之路

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科技梦想:“我要发明治疗癌症的药”“我想造出会垃圾分类的机器人”“希望每个村庄都有无人机帮忙种田”……阳光下,这些稚嫩的笔迹熠熠生辉。

“科技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而是藏在生活里的‘小惊喜’。”洞口县科协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流动科学馆”“院士课堂”等活动,让县域孩子与前沿科技“零距离”。正如曾辰辉校长在总结中所说:“今天,我们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明天,它必将长成支撑科技强国的参天大树!”

后记:夕阳西下,松华完全小学的操场恢复了宁静,但科学的回响仍在延续。或许某一天,那个摆弄无人机的男孩会成为农业科技专家,那个编程机器人的女孩将设计出更智能的AI。因为,这个五月的科技周早已告诉他们:梦想有多大,科学就能带他们走多远!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