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14日讯(通讯员 潘超红 刘林杰 邓婕 钟雯)2025年7月11日,湘西古丈县民族中学的操场上响起清脆的哨声与欢笑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映红途”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邓婕,正为当地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排球训练课,将科学运动方法与数学思维巧妙融合,点燃了山区少年的运动热情。
课程伊始,邓婕老师首先简单地带了一遍热身,再通过反应力游戏进一步热身,其规则为,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抛接排球,接到排球的队员,不需下蹲,排球被接住的同时,接球队员两侧的两名成员需要下蹲出错的同学进行适当处罚。
专业教学:细节诠释匠心
进入排球教学环节,邓婕的“数学人”特质充分展现。她以精准的几何角度示范垫球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手臂夹紧成直线击球面。”当学生尝试对垫时,她手持排球现场演算:“腕关节不平整易导致球体抛物线偏移——最佳触球点是腕上10厘米的平滑区间!”为强化理解,她将学生手臂比作“数轴”,引导大家触摸定位击球区间,抽象概念瞬间可视化。学生在练习后恍然大悟:“原来打球也要找对‘坐标点’!”
学科融合:运动暗藏数理
课程设计处处体现团队特色。热身环节融入几何拉伸,学生通过“侧腰拉伸”感知脊柱灵活度,邓婕适时引导:“身体弯曲的弧度就是生动的函数曲线!”游戏中的步数限制,则启发学生计算移动路径的最优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数学与体育产生奇妙化学反应。“我们想破除学科壁垒,”邓婕解释,“当孩子们发现排球轨迹蕴含抛物线原理,运动就成了活的数学课。”
双向成长:乡土孕育情怀
烈日下,邓婕老师额头沁汗仍耐心纠正动作,学生从最初垫球四处飞散到逐渐连贯,操场上空划出银白色弧线。自由练习时,几个女孩主动加练:“老师,再教我们发球吧!”这份热情让邓婕动容:“他们眼里的光,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此刻,排球在少年手中传递的轨迹,正描绘着教育赋能乡村的最美抛物线。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