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7月31日讯(通讯员:李绍合 夏慧 陈熙 张积炳)在隆回县鸭田镇望云山脚下,李子坳新村正悄然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宽阔村道取代泥泞小径,白墙黛瓦的民居点缀乡土墙画,金秋梨园硕果累累,周家段院落笑语欢声——一幅产业兴、环境美、村民富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铺展。这一切源于“文化引领、技术赋能、乡村共治”的振兴实践。
干群频联动,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村民们的事就是我的事!”李子坳新村村支部书记郑俊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多方奔走争取项目,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以肉眼可见的变化收获群众一致点赞;由于村小硬件老旧老化,明白教育重要性的他,主动挑起大梁,带头捐款,新教学楼拔地而起;学校基础设施配套薄弱,他自费配齐140套全新课桌、椅及照明监控设施,充分保障了学生舒适的学习环境;为更细致关怀学生生活,他将自己的支部书记工资悉数用于补贴学生生活。当周家段院落改造面临资金难题时,村“两委”再次带头捐款捐物,郑俊华个人款物捐赠高达32万元。无独有偶。受村“两委”的影响,李子坳新村涌现出谭抗力、田昌桂、田富贵等党员、村民、乡贤能人纷纷加入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列,出言划策,共筹集资金65.47万元。有了大家的群策群力,2024年,该村成功纳入隆回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院落道路改造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启动。
梨香润心田,产业引领乡村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依托独特土壤气候优势,李子坳新村成立隆回云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集体200多亩金秋梨统一经营管理。通过引入农业专家技术指导与品种改良,金秋梨品质产量双提升。合作社创新采用“企业家引领+统一经营”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力入股,优先吸纳20多户贫困户参与种植管护,每日劳务工资达120元,实现家门口增收。合作社统一品牌运营,主动开拓长沙、邵阳等城市市场,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如今,金秋梨年带动群众增收超15万元,成为李子坳名副其实的“致富果”。同时,他们还将通过“云认养”模式,消费者支付一定的经费认养一颗梨树,通过直播实时观看生长过程,收获的果实可邮寄到家或委托加工,让李子坳新村金秋梨,跨越山海,走进千家万户。
文旅妙融合,数字生态赋能未来
产业初成,振兴不止步。依托金秋梨产业与生态优势,李子坳新村借力校地合作,对周家段院落实施“多规合一”规划,打造三产融合新引擎:科学布局富硒农产品种植与林果示范园,开放采摘与农学科普;沿路串联特色农产品产销点,结合农家游与农业观光;探索APP农田认养、代收代寄等智慧服务……修缮宗祠、兴建文化广场,中秋晚会等活动凝聚乡情,增强游子的返乡欲望,激发李子坳人的家国情怀。他们还邀请南华大学专业学子,在村醒目的街头巷尾绘制油画,以“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为主题,融合本地民俗元素与旅游项目进行打包,提升品牌文化附加值。高校美术生绘制的特色墙绘跃然白墙,绿色节能理念融入空间肌理,曾经普通的农家院,蜕变为村民共享的生态文化客厅。下步,他们还将采取“数字+农业”的创新,让科技赋能,打造春日梨花雨、夏日绿茵廊、秋日金色海、冬日雪中景与真实田园相映成趣,成为游客旅游打卡网红点,能吃能看,让科技之光,点亮田间地头,照亮乡村振兴的未来憧憬。
李子坳新村的蝶变,是党建引领下文化、技术、治理协同发力的生动诠释。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合作社投入50余万元拓展休闲观光与农事体验,三产融合的田园综合体轮廓初显。金秋梨的香甜,不仅飘散在李子坳的青山绿水间,更昭示着一条破解同质化困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路径。当乡村的内在潜力被唤醒,和美共富的未来便不再遥远。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