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街道诗词课堂:为孩子们开启文化传承之旅

2025-08-27 15:34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李慧]
字体:【

华声在线8月27日讯(通讯员 李柯敏 冯晓萤)8月27日,开福区清水塘社工站联合芙蓉路社区,特邀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杨琦老师,精心筹备并开展了“诗情夏夜・家国同心——杜甫《夏夜叹》诗词课堂”活动。活动精准聚焦于7 - 12周岁的流动儿童与社区儿童群体,旨在为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向传统文化殿堂的桥梁,引导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塑造美好且坚毅的品格 。

(杨琦老师授课现场)

趣味开场,巧妙破冰融入

活动初始,现场弥漫着一丝拘谨。有孩子俏皮打趣:“这课会不会是老爷爷老奶奶上的呀?”杨琦老师敏锐捕捉这一契机,脸上绽放亲切笑容,幽默回应:“嘿,我可不介意把你们当成小老头、小老太太呢!”这妙趣横生的接话,恰似夏夜轻柔凉风,悄然拂去孩子们心间的陌生与羞涩,瞬间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轻松打破隔阂,自然融入孩子们当中,为诗意旅程拉开欢乐序幕。

诗意解读,趣说诗圣人生

杨琦老师以脱口秀般诙谐幽默且充满网感的独特风格开场,一下抓住孩子们注意力:“宝子们,今儿我要给你们扒一扒一位唐朝的超级‘街溜子’,这人便是杜甫!可别小瞧这‘街溜子’,他的朋友圈阵容堪称‘豪华顶配’,有潇洒不羁的‘诗仙’李白,还有豪情满怀的高适。”孩子们眼神瞬间被点亮,满是好奇与期待,迫不及待跟随老师讲述,走进杜甫的世界。

老师继续绘声绘色地讲:“杜甫一心渴望通过考学实现经世济民的抱负,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他的考学之路如同游戏中‘地狱难度’的关卡,坎坷重重。别人一次轻松通关,他却屡屡受挫,妥妥的‘考学困难户’。好不容易迎来入朝为官机会,朝堂局势错综复杂,他像初入江湖懵懂无知的‘小白’四处碰壁,刚想为百姓干实事,却因种种缘由被贬官,一会儿调至此处,一会儿遣往彼地,如同四处漂泊的‘流浪侠’。但杜甫骨子里透着坚韧不拔的劲儿,每次都能咬着牙重新站起,心中始终装着天下百姓。”

随着老师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的讲述,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杜甫在长安街头日夜苦读,见证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却无奈被贬,感受他身处困境仍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怀。杨琦老师以时间为脉络,将那段历史串成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深入理解杜甫坎坷一生及他不向命运低头、坚守理想的奋斗精神,领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坚韧与担当。

(孩子们认真地听杨琦老师讲述杜甫的经历)

技巧传授,引领诗意朗读

深入解读《夏夜叹》后,杨琦老师说:“同学们,诗词之美,不仅在文字韵味,更在朗读时的情感传递。来,跟着老师解锁朗读诗词的‘流量密码’,让诗词真正活起来。”

他率先示范“永日不可暮”,语调舒缓且略带沉重:“这句描绘漫长白日无尽头,读时要把这种漫长感通过声音表现,‘永日’声音稍拖长,仿佛感受时光流淌。紧接着,‘不可暮’要读出诗人对漫长炎热的无奈烦闷,声音下沉。”孩子们纷纷效仿,起初朗读声参差不齐,在老师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节奏与韵律。老师进一步强调:“读诗词,腔调起伏至关重要,如‘炎蒸毒我肠’,‘炎蒸’读得急促,感受热气扑面而来;‘毒我肠’放慢语速、加重语气,读出内心痛苦煎熬。”

在杨琦老师悉心引领下,孩子们反复练习,原本稚嫩生涩的朗读变得声情并茂,用童真声音传递对诗词的理解感悟,让古老诗词在夏日焕发出新活力。

(孩子们与杨琦老师的大合照)

此次诗词课堂,不仅传授诗词知识,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传承与弘扬。在课堂影响下,孩子们爱上诗词文化,也对传统文化产生良好兴趣。相信这些热爱的种子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