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刘文)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陈阳的青春从不被单一标签定义。他把身影留在乡村的田埂上、农户的庭院中、志愿服务的队伍里,用多元实践勾勒出新时代青年“敢担当、善作为、有温度”的成长轨迹。
(下村入户调查)
自律自强 拼搏进取
作为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农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陈阳始终以“自律自强、拼搏进取”为座右铭,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此前,他就读于工商管理专业,因关注到农业管理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价值,且对政策研究与产业规划满怀兴趣,毅然决定跨专业考研。备考期间,仅凭一己之力梳理知识、攻克难关,朝着目标坚定迈进。
跨考的陌生领域充满挑战,但陈阳以超强自律制定精准学习计划:清晨背诵《农村公共管理学》,白天研读《公共管理学》等核心教材,深夜整理框架、复盘错题。为补足基础,他全靠自己搜集考研资料与学术论文,反复观看线上课程,通过社交平台向学长学姐请教备考思路,遇难题便逐字研读教材、查阅文献独立破解。节假日图书馆的固定座位上,总有他埋首苦读的身影,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着孤独却坚定的坚持。最终,他成功考取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证明了自律与专注的力量。
(调研中草药产业基地)
青春奉献 责任担当
2025年8月,陈阳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作为科教兴农“支农小队”核心队员,奔赴怀化市会同县青朗侗族苗族乡,开启了40天的支农实践。
他在支农工作中,参与了乡司法所开展“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入户发放资料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民法典、防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在基层工作中,他从收发文件等基础事务学起,参与“巡河检查”,向村民宣传防溺水与水源保护知识。他还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唠家常、听心声,全面掌握当地经济状况与村民关切的问题。结合青朗乡的发展特色,他调研中药材产业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驻点期间,陈阳克服了艰苦的条件,以务实的行动诠释了青春奉献,赢得了当地政府的一致好评。
脚步不歇 前进不止
对陈阳来说,学术钻研与服务三农的道路没有终点。在学术上,他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主动关注农业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汲取同行的经验来优化自己的研究思路。针对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他持续打磨研究方向,力求让理论成果更好地对接基层需求。
在实践中,陈阳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为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他主动调研市场需求,积极对接资源搭建帮扶桥梁,探索农产品产销衔接的新路径。
从普法现场到田间地头,从基层事务到产业调研,陈阳用行动证明:青春的意义,在于把每一份所学都融入实践,把每一份责任都扛在肩头。他踏实肯干、耐心细致,对乡村发展满怀热忱,善于结合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心坚定且充满力量。他的故事,也成为湖南农业大学学子“不负青春、向阳生长”的生动注脚。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