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苗寨教育蝶变——湘西州建强教师队伍观察

2025-09-11 10:3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莫成 通讯员 张胜华

“一生痴情为教育”“织梭为笔育桃李”。日前,湖南省表彰2025年十名最美教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石家文、叶水云名列其中。

湘西州以“强师兴教”为目标,围绕乡村教育振兴、师资均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关键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筑巢引凤,疏通源头活水

下课铃响起,湘西州民族中学政治教师向志坚走出高二(2301)班教室,“有什么不懂的要及时和我说啊!”他回头说道。

1997年出生的向志坚,用4年时间完成了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到“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的蜕变,书写着新时代思政教师的青春篇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近年来,湘西州持续引进青年教师,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等人才敞开大门,实行一事一议、随到随引。

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家乡比,没有一件事比建设家乡更有意义。

“是选择繁华的长沙,还是回到故乡湘西?”2019年,刚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杨银,面临着人生的抉择。

“安家费奖励、购房补贴、子女入学……故乡的满满诚意打动了我。”杨银说,湘西州出台系列优惠政策,让他们对未来怀抱希望,充满信心。

杨银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6年时间,杨银从一名“萌新”,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教学“新星”,在湘西州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家乡的基础教育还相对落后,但每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都值得被点亮。作为公费师范生,我们有义务用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建设家乡、服务社会的栋梁之材。”杨银坚定地说。

湘西州创新实施“1358+名优特”青年教师培优工程,对400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派64名培养对象参加清华大学高端研修,近900名教师参加函授学习。

悉心培养,厚植人才沃土

8月25日,湘西州第四届教师暑期全员集中培训启动,全州3万余名教师“回炉”充电。

这是湘西州连续4年开展教师暑期集中培训。

教室里,充满热爱与责任的育人者成为了求知若渴的“学生”。他们当中,有即将退休的“老黄牛”,有身怀六甲的“准妈妈”,有全家出动的“夫妻档”。

“暑期全员培训,是一场教育理念与实战能力的双重淬炼。”永顺县溪州中学教师田方金感慨道,此次培训专家云集、内容丰富,是一次充电赋能的好机会。

“作为教师,我们就得常怀‘空杯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来自凤凰县南华学区的龙吉珍老师,虽已55岁却依然保持着对教育的初心与赤诚。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素养与能力直接决定着育人成效,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与教育的未来走向。除了集中培训,湘西州还借助长沙对口帮扶大湘西教育提质契机,2024年超过6000人次参加培训。

今年初,保靖县启动覆盖2287名教师的“全员跟岗培训”计划。目前,首批169名教师已扎根湖南师大附中、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等校,全程参与备课、授课、教研及班级管理,汲取先进经验。

“分层教学和以评促教的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倒逼我重新思考课堂设计。”长沙市吉联小学的一堂语文示范课,让迁陵小学教师彭贵花印象深刻。

名师引领,实现爱的传承

在湘西州,无论是繁华城市还是偏远山区,广大教师恪尽职守,他们用肩膀挑起希望,以匠心赢得荣誉。

“我快退休了,看到身边的年轻教师挑起大梁,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我就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全国模范教师石家文说。

2020年4月,湘西州“武陵人才行动计划”石家文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成为青年教师的“加油站”。“石家文老师治学严谨、管理严格,让我受益匪浅。”在石家文的指导下,永顺一中老师王菊香成长迅速,2024年获评湖南省特级教师。

2023年4月,贾高辉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38名志同道合的教学名师聚在一起。“从前跟着他学知识,现在跟着他学育人。”工作室成员田儒娟曾是贾高辉所教学生,如今也成为一名教师。

上示范课、开展课题申报、组织讲座、策划读书分享会、参加各类教学竞赛……田儒娟越来越得心应手。“每次备赛,贾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帮我‘磨课’。我想,我也要这样对待学生。”田儒娟说。

暑假,湘西州武陵人才计划贾高辉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5名成员赴鄂尔多斯,参加中小学教师数智转型与AI融合发展实践现场会。湘西州学科带头人、湖南省特级教师、全国首批“教育世家”……荣誉等身的贾高辉从未停下脚步,从1994年至今,他已坚守教学一线31年。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