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跨五省侦办,郴州破获特大制售伪劣消防器材案

2025-09-11 10:46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陈方]
字体:【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熊泊宇 通讯员 雷鑫

起源于群众的匿名举报一场五省联合侦办两次彰显“零容忍”的从严判决,郴州市消防、市监、公安、司法等多部门凝心聚力,历时两年,最终斩断涉案金额超830万元的伪劣消防器材“

“该案涉案金额超830万元,现已抓获4名核心涉案人员,其中两人获10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捣毁生产销售窝点4处。”谢光军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消防监督员,也是该起案件的主要经办人他表示,该案的顺利查办,体现了全链条打击空前力度,为守护消防安全写下生动注脚。

群众举报牵出黑链:30小时暗访锁定“低价陷阱”

该起案件要从2023年2月22日说起。当天,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群众匿名举报,称城区流通着一批售价远低于市场价的消防器材,疑似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窝点指向当地某工业园。接报后,支队火速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研判线索、部署行动。随后,派遣2名工作人员便衣出动,直扑举报所指工业园区域。

“对方警惕性非常高,反复盘问我们的身份、工地信息和推荐人。”参与暗访调查谢光军回忆道。面对销售人员的询问,他与同行的市监部门执法人员凭借事先摸底的行业信息,以“工地采购员”身份成功建立起信任。

在长达30余小时的连续侦查中,办案人员多次深入窝点周边,分班轮替蹲守观察,摸清了其营业规律、人员分工及仓库位置。尤其在看货期间,销售人员竟明目张胆地将产品分为“国标”和“非标”两类,并直言不讳:“这种‘非标’灭火器单价只要30元左右,但千万别送检,我们也怕查。”办案人员一边神色如常地洽谈“采购”,一边暗中记录关键证据:“非标”产品被明确告知无法通过检测,嫌疑人在明知商品不合格的情况下仍进行出售

最终,通过不懈努力,办案人员逐步摸清了该窝点的运营模式与仓储位置,充分掌握售假证据。

2023年2月24日,在对现有证据进行论证研判后,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果断收网,对位于北湖区的涉案商贸经营部仓库开展突击执法行动。

消防执法人员对手提式灭火器喷管进行长度测量。通讯员供图

执法人员进入现场时,发现仓库内堆放着大量疑似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通过逐一扫描每类消防产品的二维码,核查流通途径,执法人员发现该批产品销售地址与实际不一致,部分产品还存在空白信息。随后,消防执法人员根据《消防产品现场检查判定规则》(XF588-2012)对消防水枪进行跌落试验,发现部分水枪从2米高度跌落仅一次就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与相关产品合格规定明显不符。此外,通过对手提式灭火器喷管和消防水带长度进行测量,证实其长度均不符合相关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执法人员还在现场发现了大量二维码、AB签、空白“产品合格证”,进一步佐证了该窝点售假的违法真相

经清点,此次行动当场查扣涉嫌假冒伪劣的消防水带、手提式灭火器等涉案器材共计2000余件。

如果涉案产品最终被鉴定为伪劣消防器材,一旦流入市场,将极大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参与现场处置的谢光军语气凝重地说,“从暗访摸底到联合收网,我们依法迅速行动,就是要坚决遏制假冒消防产品流通。”

三机构专业鉴定黑心厂家用淘汰材料“以假充真”

为确保证据安全、杜绝执法干扰,2023年2月25日,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对暂扣的消防器材整理分类并拍照封存。27日,支队协同市监局执法支队整理案件,调集专用车辆和人员,依法将涉案物品移交至郴州市公安局北湖分局(以下简称“北湖分局”)。整个清点、装载、运输过程,均邀请地方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彰显执法透明与公信力。

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依法对涉案物品进行移交。通讯员供图

2月28日,北湖分局正式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侦查,并成立专案组,对该案展开深入细致调查。由于现场判定只能作为参考,司法鉴定结果才能作为定罪依据,北湖分局特提请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协助,对扣押物资中涉及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带、自救呼吸器等共计15类消防器材进行抽样送检。

接到协助请求后,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调配专业技术力量,严格按程序抽样、封装、送检,以最快速度将涉案样品送往权威机构,彻查问题产品。

历经70天,经由天津、上海消防研究所国家检测中心及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职业鉴定中心权威鉴定,送检产品中有8类被判定为不合格,包括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消防自救呼吸器、湿式报警阀、消防水带、消防水枪、室内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其性能参数均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属于伪劣产品。尤其是涉案消防水带,其主要制作材料为聚乙烯,质量性能远低于国标聚氨酯材料,早在2020年1月就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淘汰产品。

“以劣质聚乙烯原材料生产的消防水带,不仅爆破压力不足,而且易渗漏、附着强度不达标。”上海消防研究所鉴定人员江桐说,在火场救援中,这样的水带根本无法承受灭火供水压力。

“专业的鉴定结论为我们彻查全案、固定证据提供了坚实支撑。”专案组民警杨光表示,“对于制假售假行为,必须一追到底,坚决铲除整个制假链条。”

一追到底,坚决铲除!这是打击制假售假的必胜决心,也是此次专案组各成员部门的共同信念!

年跨五省侦办:克服多重阻力终斩断伪劣“黑链”

在消防部门高效出具权威鉴定结论的同时,公安部门迅速组织专力,深入开展侦查取证工作。杨光回忆道:24日的现场鉴定结论一出,我们就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售假案件,其背后必然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犯罪网络。我们必须打掉整个链条,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专案组随即制定周密侦查方案,围绕已掌握的物流、资金及人员线索,在郴州、长沙、武汉三地同步开展调查。通过调取大量交易记录、通讯数据和监控影像,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条覆盖生产、批发、零售全环节的伪劣消防器材黑色链条日渐浮出水面。产品源头直指武汉市两家关联企业——虽注册地不同,实则由同一团队操控,实际控制人案发后仓皇出逃。

通过调查梳理,我们发现这条‘黑链’的销售端由长沙、郴州两地经营者紧密协作。谢光军介绍,长沙某消防器材经营部负责人与郴州某商贸经营部从业人员自2021年起达成合作,前者负责资金和供货,后者开拓郴州市场,双方按比例分成且均明知产品系“非标”仍大肆销售。

涉案人员指认现场仓库。通讯员供图

位于武汉的生产厂家,同样是在知情情况下组织法生产,性质极其恶劣。据谢光军介绍,截至案发,武汉两家生产企业累计销售不合格消防水带金额逾833万元(含库存),长沙、郴州销售端金额超过270万元(含库存),全链条涉案总额830万元。

由于该案涉案产品流向多省且涉案金额巨大,给办案过程带来不少挑战。杨光透露:“主犯在案发前指使员工销毁了大量证据统一应对口径,潜逃境外仍试图遥控指挥,相关家属也存在干扰办案的行为”尽管如此,专案组始终坚守一追到底,坚决铲除”的信念,跨省追击、固定证据、瓦解攻守同盟。

最终,专案组根据线索逐层排查,历时两年,横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五省搜集证据,形成182本案卷,确认相关涉案人员主观犯罪事实及涉案金额,累计捣毁生产、销售窝点4处,抓获4名核心涉案人员。目前,仍有2人在逃,被列入网上追逃主犯(根据案件性质,本案可以对在案人员审理判决,未到案人员继续追捕即可)。

依法从严判决:最高获刑15年罚金130万

2023年6月至9月,警方跨省收网行动全面展开:6月25日,犯罪嫌疑人洪某在郴州被抓获;6月29日,犯罪嫌疑人陈某在长沙落网;9月5日,犯罪嫌疑人杨某、万某在武汉被捕。随着4名核心涉案人员相继到案,一个跨省生产、批发、销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犯罪团伙被成功摧毁,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2025年3月,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武汉厂家厂长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进行生产,涉案金额高达830余万元,其行为已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长沙、郴州两地经营者及厂家销售人员明知系不合格产品仍进行销售,均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

结合各被告人在犯罪中所起作用及情节严重程度,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作出一审判决:长沙经营者系销售端核心组织者,认定为主犯,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一百三十万元;郴州经营者全面负责本地销售,系主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三十五万元;武汉厂家厂长系从犯,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十万元;厂家销售人员自愿认罪认罚,系从犯,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十五万元。一审判决下达后,被告人万某、陈某、洪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2025年5月,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容任何打折和侥幸。”该案承办法官表示“本案依法顶格量刑,彰显了司法机关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零容忍的坚定立场,是对漠视生命逐利行为的严厉震慑。”

此次判决,标志着这起跨省产销伪劣消防器材案的法律程序终告完结。该案在侦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线索发现—暗访核查—全链条侦办—技术支撑—行刑衔接”的办案模式,其做法与经验,也为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参考。

终审落槌,是对这条制售伪劣消防器材“黑链”的斩断,更是对社会公共安全观念的一次强力重塑——消防安全不容“注水”,公共安全底线绝不退让!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