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9月25日讯(通讯员 刘梅)“刘护士长,谢谢您!这面锦旗我去年就做好了,今天终于能亲手交给您了!”9月23日,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保健科内,小欣欣的妈妈将一面绣着“医术精湛传四方,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紧紧递到护士长刘华玲手中。身旁的小欣欣迈着稳当的步子,用清脆的声音喊着“谢谢阿姨”。
2021年出生的小欣欣,出生时有病理性黄疸,痊愈后外院体检多次提示“发育落后”,但家属没放在心上。直到2023年8月,两岁的她仍不能走路、吐词不清还流口水,家人才慌了神,抱着她找到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邓文莹。
检查发现,小欣欣四肢肌张力高,坐不稳、扶站姿势歪,语言和吞咽功能都滞后。邓文莹立刻建议转至儿童康复保健科,交给护士长刘华玲。
“刚来的时候,孩子连坐稳都要大人扶着,喂饭时口水顺着下巴流,家长急得直掉眼泪。”刘华玲回忆,她立刻为小欣欣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每天带着孩子做运动训练矫正姿势,通过手功能训练锻炼她的抓握能力,用言语智力训练引导她发音,还坚持为她做口肌按摩改善吞咽功能。训练过程中,小欣欣偶尔会因为累而哭闹,刘华玲就变着法地用玩具哄她,用“欣欣真棒”、“再试一次就成功啦”的鼓励,让孩子慢慢适应了康复训练。
8个多月的坚持从未间断。从能独自坐稳,到扶着墙慢慢走,再到能自己爬楼梯;从只会发出模糊音节,到能清晰喊出“爸爸妈妈”,再到能自己拿着勺子吃饭;流口水的现象也一天天减少……小欣欣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家属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去年看着孩子一点点好起来,我就定做了锦旗,可当时怀着三胎行动不便,一直没能送来。”欣欣妈妈说,如今小欣欣不仅生活能自理,还成了个活泼爱笑的小宝贝,“这都是刘护士长和医护人员的功劳,这份感谢,我们一定要当面送到”。刘华玲接过锦旗后笑着回答道:“孩子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礼物,有你这么勇敢的妈妈,欣欣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那面绣着金字的锦旗靠在护士站的桌角,映着医患间的温暖,也定格下这份跨越四季、从未迟到的感恩与守护。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