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0月14日讯(通讯员 黄振 易朵 罗辉)去年以来,临湘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建强队伍、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核心思路,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以党建赋能应急救援事业全过程,从队伍建设、装备配置、实训实战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构筑起一道守护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屏障。
党建领航,“专业+多元”建强救援铁军
临湘市应急管理局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年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的特色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路径,打造出一支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救援力量。通过政策支持将公益性乐善综合应急救援队建成基层救援处突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为应对现代救援需求,联合本地企业技术力量,实现无人机对森林火情、洪涝灾害的空中精准勘查,为救援指挥决策提供了高效的“高空视角”。此外,与市武装部联合打造危化救援队,凭借其专业化工知识和抢险救援技能,成为守护全市危化领域安全的“特种部队”。多支队伍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构建起一张覆盖多灾种、响应迅速的基层救援力量网络。

装备前置,“关键一招”提升响应效率
装备“前置”是提升应急救援效率的“关键一招”。该局科学分析各镇、街道的风险特点与救援任务频次,将水域救援、森林防灭火、照明、排涝、发电等关键装备,直接配送到基层一线及重点救援队伍手中。“以前遇到严重内涝,我们需要等待市里统一调派排涝设备,现在应急管理局为街道就配备了专业设备,接到指令后10分钟内就能集结出发。”临湘市长安街道应急分队队员的感受,直观地反映了装备前置带来的变革。这一举措真正实现了“就近响应、快速处置”,应急救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实训实战,“淬火成钢”磨砺硬核本领
临湘市应急管理局将实训实战作为提升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磨刀石”,不仅常态化组织各镇、街道及核心救援队伍开展跨领域、多场景的实战演练,覆盖水域救援、森林防灭火、夜间抢险等复杂情况,更坚持“走出去”学习提升。今年选派救援队员参加岳阳市“军特杯”竞赛并获得佳绩;组织骨干力量赴益阳参加封闭式强化培训,深度掌握了背负式风力灭火机、无人机等前沿装备的操作与战术运用;去年以来,累计开展28次高强度技能训练和综合应急处突演练;牵头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深入企业开展安全培训24场次,146名企业人员成为红十字会持证救护员;进入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84场次;2次承担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开展的野外科考专家安全培训,并接待指导8个发展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研修班学员考察学习。

初心为民,“逆行身影”守护万家灯火
过硬的队伍与能力,最终要转化为守护民生的实际成效。去年以来,临湘市应急管理局调度救援力量高效完成56次应急救援现场处置任务;协调指挥乐善综合应急救援队4次奔赴森林火灾现场遏制火势蔓延,成功营救了多名欲轻生者及矿坑坍塌被困人员,3次进入深山老林为迷失方向的“驴友”开辟生命通道,汛期支援华容团洲垸、平江、汨罗、岳阳县及湘潭县等周边县市抗洪抢险并救出876名被困群众,33次奔赴水域险境完成溺水打捞任务,找回170名失联儿童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摘除城镇影响群众安全的马蜂窝235处。每一次危难中的逆行,都续写着临湘市应急管理局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最生动、最深刻的实践,用专业和速度传递着生命的温度。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