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17日讯(通讯员 陈亭)“以前闲置地荒草丛生,如今变成能停车、可休闲的好地方,这都是咱们居民一起商量出来的好结果!”望着家门口焕然一新的停车场,大泽湖街道东马社区东马小区的居民们,纷纷为社区的民生举措点赞。这一喜人的转变背后,是东马社区以人民建议征集机制为纽带,将群众“金点子”切实转化为民生“金果子”的生动实践。
健全征集机制,让民意畅达有渠道
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过渡型社区,东马社区曾面临停车资源紧张、公共休闲空间不足等突出问题,辖区内多处闲置用地长期搁置,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堵点”。为摆脱这一困境,社区党总支牢牢锚定“民意导向”核心,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长效机制,确保群众诉求有渠道、反馈有着落、落实有回音。
依托“片组邻”三长机制,社区组织党员骨干、邻长组建专项工作组,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闲置资源现状与群众核心需求。通过入户走访、党群议事会、“书记信箱”等多元渠道,常态化收集居民建议。社区累计征集改造意见建议68条,其中涉及停车与休闲需求的建议占比超70%,为闲置用地盘活工作筑牢了坚实的民意根基。
(社区组织代表召开党群议事会表决通过决议)
聚焦民生诉求,让民智落地见实效
“闲置地能不能改造成停车场?”“希望配套加设充电桩和休闲设施”……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诉求,社区党总支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将人民建议与闲置用地盘活精准对接,分类施策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在雷锋大道沿线,针对区域提质改造后停车需求激增的问题,社区积极吸纳居民“盘活沿线闲置地建设便民停车场”的建议,主动对接街道和经开区争取支持,成功建成5处便民停车场。在半边街小区,通过多轮居民代表议事会充分协商,采纳“闲置地改造+功能升级”的群众方案,不仅清理废弃荒地建成标准化停车场,还配套建设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和电动车集中充电棚,同步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让街区环境焕然一新。此外,社区还紧扣群众休闲需求,利用农安小区闲置区域打造2处休闲公园,增设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驿站,让闲置用地真正服务于民生痛点、解决群众难题。
(社区闲置用地新建停车场)
健全长效机制,让民心凝聚惠长远
为确保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持续发力、成效长久,东马社区不断完善机制建设,推动民生改善与集体经济发展双向赋能、互促共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推行“党员+邻长”分片包干制度,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大学生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深度参与设施维护、秩序管理等日常工作;创新“服务积分兑换消费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和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户消费券)
针对收益分配热点,社区响应“共享发展成果”诉求,与居民组协商确定美食街等项目分配比例,建立共享机制。目前,充电桩租赁、美食街运营等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带动居民创业就业,房屋出租率提升,形成“资源盘活促增收、民生改善聚民心”的良性循环。
民生实事不停步,民意征集无止境。未来,东马社区将持续深化人民建议征集机制,聚焦停车场精细化管理、新增健身设施等诉求,常态化协商议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责编: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来源:华声在线


